防晒喷雾原料及防晒喷雾推荐

来源:广州日报

近日的广州,开启了高温加暴晒模式,往日仗着年轻不好好涂防晒霜的小仙女们突然就怕了:这么晒下去,颜值怕是撑不住了。防晒,安排!实际上,防晒不仅是夏天的功课,更是全年的功课,也是想要尽量维持皮肤年轻无瑕状态的必修功课。那么,防晒时究竟有哪些功课要做呢?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皮肤科执业医生、卓正医疗董禹汐,给出一份今夏的防晒指南。

Q:防晒的标准是什么?

A:紫外线强度

防晒的重要性无须多言。经过护肤品牌和皮肤科专家多年的教育,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紫外线刺激”“光老化”是造成各种皮肤问题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可以说防晒是所有皮肤护理的基础。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什么样的天气达到怎样的防晒标准,却缺乏明确的认知。

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天气预报中的紫外线指数。在目前的天气预告中,都会根据相应的数字将紫外线分为最弱、弱、中等、强、很强等级别,而不同级别的紫外线强度都有相应的防晒等级匹配。例如以广州的夏季为例,紫外线强度往往在中等与强这两个等级,这也意味着如果要达到理想的防晒效果,就要使用硬防晒,即遮阳伞、太阳帽等,再加上有一定防晒指数的防晒霜。

Q:防晒指数选择有何讲究?

A:皮肤若能耐受,尽量选择高倍数防晒

防晒霜瓶身上大多有SPF值与PA值,分别代表着防护UVB及UVA的能力,大多数防晒霜添加了多种防晒剂,能够广泛覆盖UVA和UVB的吸收光谱。至于防晒霜防晒指数的选择,目前比较主流的认知是在皮肤耐受的基础上,尽量选择高倍数防晒产品。这一方面是基于护肤品配方技术的进步,即使是高倍防晒的肤感较之前产品有了极大提升;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大多数人的防晒霜用量都没有达到标准用量,而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表明高倍数防晒的表现整体要优于低倍数的防晒。

因此,如果不是敏感性皮肤,可直接选择SPF30、PA+++以上的防晒霜。不过,相比起纠结SPF值、PA值这些数字,通过做好硬防晒的同时,坚持涂抹足量防晒霜更重要。

Q: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怎么选?

A:大多数情况下,怎么舒服怎么选

物理防晒与化学防晒是根据防晒霜起到防晒作用的方式进行分类的。物理防晒霜的主要成分是不与皮肤细胞相作用的细小颗粒,使大部分照射到皮肤上的紫外线被反射。优点是光稳定性好,致敏度低,缺点则是肤感比较差,有泛油和泛白的情况。而化学防晒霜则是通过与皮肤细胞相结合,吸收紫外线辐射的能量,来达到防止紫外线损伤细胞的作用。

不过,目前市面上许多防晒霜,在严格意义上来说更多的是物化结合。既能反射紫外线,又能把那部分不能反射的紫外线吸收掉,还能平衡防晒霜的原料成本。因此,肤感是很重要的衡量因素,因为只有肤感好的防晒霜才有可能长期坚持使用。另外一个需要注意选择防晒霜的是孕妇。业内人士建议尽量避开含二苯酮类、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OMC)、水杨酸乙基己酯等成分的防晒霜,可以选择物理防晒或成分里没有孕妇慎用的化学防晒剂。

Q:防晒霜真的需要两个小时补涂一次吗?

A:视户外活动情况而定

关于防晒霜的补涂,也很容易陷入误区:要么,出门前涂完防晒霜扛一整天;要么,就是严格执行两小时补涂一次。那么,究竟怎样的补涂才是既有效又有效率的呢?

这就需要了解SPF值的意义。以一款SPF30的防晒霜为例,理想情况下的防护力可以达到七八个小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理论情况和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虽然防晒指数显示可以长时间暴露在阳光底下,但在游泳、出汗、擦拭面部时,都会导致防晒霜的损耗,局部出现防晒霜未覆盖区域,导致皮肤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降低,需要补涂恢复防晒能力。

至于补涂的频率,建议结合实际情况

 

市场上防晒产品琳琅满目,防晒喷雾也日益受到市场喜爱。你知道防晒喷雾和防晒霜有什么区别吗?防晒喷雾里常用的防晒剂有哪些?在选购和使用防晒喷雾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来看市市场监管局的解答↓

防晒喷雾和防晒霜有啥区别?

防晒喷雾和防晒霜主要是剂型上的区别,成分差异不大,为了保障产品的顺畅使用,很多防晒喷雾都添加了乙醇作为溶剂,以及气体推进剂。从单个产品使用的防晒剂数量来看,普遍都在3-6种左右,通过多种防晒剂配合使用,最终获得令人满意的防晒效果。

防晒喷雾里常用的防晒剂有哪些?

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的定义,防晒剂是利用光的吸收、反射或散射作用,以保护皮肤免受特定紫外线所带来的伤害或保护产品本身而在化妆品中加入的物质。

防晒喷雾中的防晒剂主要可分为物理防晒剂和化学防晒剂两大类。

物理防晒剂的防晒机制主要是通过在皮肤表面形成覆盖层,把照射到皮肤表面的紫外线反射或散射来减弱紫外线对皮肤伤害而达到防晒效果。目前国内批准使用的物理防晒剂只有二氧化钛和氧化锌两种。

二氧化钛和氧化锌都能抵抗UVB和UVA波段紫外线,前者主要针对UVB波段,后者主要针对UVA波段。

化学防晒剂的防晒机理是吸收紫外线的光能转换为热能,通过电子的跃迁达到对紫外线能量的减弱。某些化学防晒剂可能对人体有一定刺激性,少数人使用后会有过敏反应,比如对氨基苯甲酸及其酯类是一种常见的光致敏原。此外,分子量较小的油溶性防晒剂就像皮肤渗透促进剂,容易被皮肤吸收甚至进入皮肤角质层,也会具有一定安全性风险。

在相同剂量的紫外光线照射下,黑框位置为没涂防晒产品的皮肤情况,红框位置为涂了防晒产品后的皮肤情况。从对比情况看,可见防晒产品具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选购和使用防晒喷雾要注意什么?

1.如果对酒精不耐受,不要选用含有酒精的防晒喷雾。

2.物理防晒剂通常停留在皮肤表面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相对安全温和。

3.使用前可以做皮试来确定是否有刺激性,选用温和无刺激、适合自己肤质的产品。

4.使用防晒喷雾时主要喷洒在身体部位,喷雾最好不要在面部使用,容易喷到眼睛,使用时与皮肤至少保持15~20厘米的距离。

5.喷好后可以用手推匀,建议少量多次喷洒。

6.喷洒时要注意通风,紧闭口鼻,避免大量吸入喷雾。

7.防晒喷雾中通常含有易燃物质,使用时要注意远离火源,避免高温、撞击。

责任编辑 杨林雨

来源 浦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