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牡蛎、人参鹿鞭片……这些号称中医世家传统配方的“中药产品”竟是压片糖果,8元就能买一大盒。日前,这起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经江苏省启东市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判处被告人陈春和犯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数罪并罚,合并执行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40万元;被告人罗生林、肖刚等11人犯诈骗罪,分别被判处十年至五年六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各并处不等罚金。该团伙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打着能治愈男性疾病的“中药产品”的幌子,诈骗全国各地被害人6000余名,钱款高达3300余万元。
“中医世家传统配方”竟是三无产品
2021年4月的一天,家住江苏启东的老王在浏览网页时,看到一个介绍治疗男性性功能问题及治愈事例的广告。老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通过微信联系上了一个叫“陈教授”的人,对方自称是百年世家中医传承,专门治疗各类男性疾病。
“‘陈教授’在微信聊天中向我展示了他的医师资格证书,还有坐诊的药房照片,而且他讲话很专业,对我的病状也很有把握的样子,我当时就觉得假不了。”老王因为怕去医院治病遇到熟人引起尴尬,便决定网上购买“陈教授”推荐的专属配方,并通过微信向对方支付1100元。
收到货后,老王发现包装袋上都是外语,他看不懂也不敢吃。“家里人说肯定是假的,三无产品不能吃,我才发觉上了当!”老王很气愤,便立即报警。启东市公安局随即展开侦查,经过一个多月的排查,于2021年5月在湖南邵阳将被告人陈春和、罗生林、肖刚、杨红亮等12人一举抓获归案。经过审查,以陈春和为首的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浮出水面。
“中医陈教授”牵出专业诈骗团队
陈春和是湖南省邵阳县人,曾与杨红亮、罗生林共同在广东打工。陈春和通过朋友了解到一些网络诈骗手法后,一夜暴富的想法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2018年8月,陈春和与杨红亮决定通过在网上发布虚假广告卖假药骗钱。随后,陈春和先后在邵阳市租赁了3处地点作为诈骗的工作场所,并成立了湖南云诊健康咨询有限公司实施诈骗。
“我们虚构了中药专家‘陈教授’并伪造了医师资格证,每一位员工都以‘陈教授’的名义在网络上‘悬壶济世’。”陈春和等人商定好统一话术用作员工培训,即以“陈教授”的身份网上接诊,只要有客户咨询就将客户往男性问题上引导,与客户聊天时特别准备某些医学术语唬人,甚至制作了虚假的药店图片和治疗成功案例视频等用来骗取客户信任,进而再向客户推荐“治疗方案”。此外,陈春和特别制定了两个方案,一个是快速“治疗方案”,向客户说明价格是1300元,若碰到讲价或者购买意愿不积极的可以降到1200元左右;另一个是慢性“治疗方案”,向客户说明价格是700元,依照情况可以降到600元左右,若客户已准备购买,可多确定几个疗程逐步骗取钱款。
“公司购进的黄金牡蛎、人参鹿鞭片等是8元一大盒的压片糖果,给客户推荐的强肾炙贴成本也就每帖1元。”作为陈春和公司中的一名销售,肖刚提到无论客户有什么症状,他们只需要根据价格随意搭配数量和种类发货。
进价低廉的压片糖果,随意包装就变成了近千元的“专家药方”,如此丰厚的回报让陈春和两眼发光,他不再满足于在网络上投放广告守株待兔,决定尽快拓展业务。2018年11月,陈春和经人介绍,结识北京某药房工作人员刘天成(已另案处理),专门向他购买曾向药房网购治疗男性疾病药物的客户个人信息用于电话诈骗。截至案发,陈春和先后出资14万余元向刘天成购买个人信息5708条,并在三年不到的时间里,诈骗被害人6000余人3300余万元,被害人遍布全国各个省份。
锁定关键证据突破诈骗金额认定难题
隐蔽性强、流动性广、侦查难度大……针对案件中的犯罪链、资金链等摸排问题,2021年5月26日,接到公安机关提前介入的邀请后,启东市检察院立即安排检察官与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深入沟通,积极引导侦查取证。
如何更精准地对各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进行统计?面对高度复杂的网络平台作案,如何防止证据流失?检察官深入剖析,主动引导侦查人员将电子证据与其他物证、证人证言、嫌疑人供述等多类证据逐一梳理排查,并提出以10天为一档对整个犯罪集团的金额进行统计的思路,同时邀请审计部门共同核实每起涉案金额,及时有效固定证据,确保精准打击,有效锁定了每起事实的证据锁链。
经过公安、检察、审计部门人员的共同努力核实,该案涉案金额查处的难点很快被突破。2021年8月18日,陈春和、罗生林等12人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移送至启东市检察院。该院随即展开审理,并于2021年9月10日向启东市法院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全部采纳了检察机关的公诉意见,并作出如上判决。12人中有4人提出上诉,法院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来源: 检察日报
新华社沈阳11月6日电(记者孙仁斌、丁非白)深秋的辽北,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在素有“中国鹿乡”的辽宁铁岭西丰县,近年来,当地通过党建引领、用活政策、突出特色,走出一条“三彩”脱贫路。预计今年年底,西丰县将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红色”:脱贫路上党旗飘
西丰县从20世纪90年代就被列为省级贫困县,2015年统计,全县174个行政村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20个、贫困人口4.19万人。
“2016年,县委组织了一次脱贫攻坚大调研,我们发现,脱贫攻坚县里很急,乡镇在观望,村里在等着要钱要政策……”西丰县委组织部党建服务中心主任迟泽光回忆说。这次调研中还发现,当地普遍存在贫困村产业结构单一、村干部脱贫意识不强、县直单位办事效率不高、县乡村信息沟通不畅等一系列问题。
为有效解决这些难题,当地创建了“脱贫路上党旗飘”微信平台,把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产业专家、农业专家等纳入一个“朋友圈”,每天发布扶贫政策信息,贫困村、镇干部在群里汇报扶贫工作进度,村里有难题,直接“@”县领导。
“一开始大家都不愿进群,有的村干部干脆直接退群。”西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谢志波说。经过制定制度、强化内容建设,组织部门将各县直单位、镇、村在群内的表现列为干部考核任用的参考,聘请专家在群里做产业脱贫培训、发布各类农产品供求、招用工信息等,使基层干部越来越认识到:这个平台是村民脱贫的“百宝箱”。
钓鱼镇景华村党支部书记何振丰现在每天都在关注群里的信息:“我们村这两年搞落叶松苗种培育,去年100万株树苗卖不出去,我在群里发了个消息,礼泉村党支部书记张福军看见了,帮我联系抚顺的买家,全部卖了出去,解了燃眉之急。”
“金色”:用好、用活脱贫政策资金
用好各级脱贫攻坚帮扶资金,发展特色产业,为当地贫困户铺就一条金光大道。
距离县城约有50公里远的天来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荒山多、耕地少、交通不便,全村三分之一以上的家庭是贫困户,不少村民外出打工,不愿再回这个“穷窝”。
近年来,天来村借助扶贫资金和银行贷款,建立了水果批发市场,村里的水果再也不愁卖,还成了当地有名的水果集散地。
“别看地处偏僻,咱这里的水果可卖到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日本等地。这种鸡心苹果地头的收购价是每斤4.5-5元钱,出口到国外,能卖到15元。”55岁的贫困户赵龙指着他的果园对记者说,这几年,村里免费给他提供了500多株果树苗,他在自家地里种了7亩鸡心苹果,加上种植玉米等作物,一年收入2万多元。
天来村党支部书记付宝库介绍说,目前,全村年产各类水果1200多万斤,产值超过1300万元。通过引导农户种植、村集体经济分红、政策兜底等举措,全村199户、528名贫困户全部脱贫,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也都陆续回到了村里。
郜家店镇祥和村、洪来村利用扶贫资金100万元,入股当地企业,每年每村分红5万元。得到资金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为贫困户安排工作岗位,用工最多时,可带动150多户贫困户就业。
“绿色”:好生态是金字招牌
“我们迫切希望发展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但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好生态是西丰的金字招牌。”西丰县委书记康冠华说,当地选择了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的绿色脱贫之路,把高污染高能耗产业挡在了门外。
西丰的梅花鹿存栏量占到全国的25%,是全国的“鹿产业第一县”;柞蚕产量占全国的30%,还生产人参、五味子、地龙骨等500多种药材。西丰县先后聘请了北京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团队编制了生命健康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茅台、东阿阿胶、吉林修正、天士力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西丰。
铁岭鹿宝堂药业集团是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生产鹿系列功能食品。建档立卡贫困户谭贵宝在办公室里熟练地操作着微商后台系统。虽然由于先天性残疾身高较矮,但谭贵宝通过在公司管理微商平台,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
西丰县扶贫办主任孙家彦介绍说,通过多种模式共同发展,西丰县贫困人口逐步减少,预计今年年底,将摘掉省级贫困县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