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淘宝娃娃款春秋连衣裙,以及淘宝的娃娃真的假的?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 1,2022夏季新款法式复古娃娃领碎花连衣裙小众设计收腰显瘦a字短裙
- 2,“花了5000块,只为一个淘宝10块的娃娃”_为什么抓娃娃会上瘾?
- 3,2022夏季新款法式复古娃娃领碎花连衣裙小众设计收腰显瘦a字短裙
- 4,一条可爱的娃娃连衣裙
- 5,大头娃娃“假奶粉”案被忽视的举报:涉事企业前科累累、曾被《人民日报》曝光,多次召回、为何屡教不改?
2022夏季新款法式复古娃娃领碎花连衣裙小众设计收腰显瘦a字短裙
喜欢的集美们点赞支持一下
“花了5000块,只为一个淘宝10块的娃娃”_为什么抓娃娃会上瘾?
01
不知道你是否对娃娃机里的娃娃执迷不悟?
看到那些静静躺在机器里的可爱玩偶,就挪不动脚步。
第一次玩时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币,结果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一旦开启了抓娃娃机,就会不由自主地陷入充钱—感觉自己这次能抓到—落空—感觉自己下次能抓到—充钱的循环。
除了玻璃,总觉得自己和娃娃永远隔了十块钱的币。
其实那些玩偶大部分都并不值这个价格,也不是说有多么喜欢,但我们永远乐此不疲。
为什么我们明知道抓不住,还是永不言弃的抓娃娃?抓娃娃背后都是什心理呢?
02
心理学家斯金纳做过老鼠的强化实验。他设计了一种拉杆,只要老鼠一踩拉杆,会出现完全没有食物丸的情况,有时也会一按就出现好多粒。
老鼠对这个“游戏”欲罢不能,不停的按压杠杆。它体内的多巴胺开始疯狂分泌。表现的非常兴奋和开心。
这便是心理学上的变换奖励原则(Variable Rewards)。
面对娃娃机时,我们每个人都是那只老鼠。
娃娃机启动的那一刻,我们的大脑就已经在幻想那个机械手能「抓到娃娃」、「抓到喜欢的那个娃娃」,多巴胺开始静静的分泌。
当我们千辛万苦,赢得一个玩偶时,我们多巴胺就像喷泉一样喷涌而出。
但是,如果没有抓到娃娃,或许我们会感到沮丧,多巴胺会下降到正常水平之下,这时,为了重新拉升体验,人们往往会一抓再抓,而多巴胺的分泌会在这个重复的过程中间歇性增强。
像任何一种赌博一样,结果越难预料,过程越引人入胜,即使明知抓到娃娃的几率远远小于落空的机率,还是难以放弃『再来一次』的诱惑。
如果我们一直抓不到娃娃,蔡格尼效应则会被引发。
很多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完成率,感觉事情一日不完结,一日不解脱。
当我们没有完成一件事情,这件事会一直盘旋在脑海里,甚至影响到人做其他事情的情绪和效率。
尝试次数越多,沉没成本越大,为了填满我们的完成欲,人们越难以自拔,这就是「抓娃娃」带来的「小规模成瘾」。
03
“一个人玩抓娃娃的时候,感觉空气都变清新了,因为不会有人给你施加压力,而且没准不认识的陌生人也会给你提供帮助。”
“抓娃娃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自己能抓到的时候会有一种成就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试图通过抓住娃娃,来舒缓自己的不安和压力,并获得更多的自我价值感。
在豆瓣上看到一个小故事,女孩在异地工作,爸妈在家乡迷上了抓娃娃。每次她回家,爸妈就会把娃娃摆满一床,向她炫耀自己的战果。
慢慢的,他们在这件事情上花了将近1万元。
明明他们平时买东西都非常舍不得啊,为什么这样呢?
爸爸说:“我一直在想,如果你小时候,能送给你那么多娃娃,你该有多高兴啊。”
其实,父母抓的不仅是娃娃,更是通过抓娃娃这种方式和远方的女儿有了共同的期待和情感寄托。
有人说:“全世界都希望你长大成人,只有娃娃机希望你永远是个孩子。”
生活太苦,总要伴随点不断分泌的多巴胺。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不论得失,只要该赌的肉还有一磅,我还会赌它。
抓娃娃一时爽,一直抓娃娃一直爽。如果你花钱感到心痛,那就请花更多的钱来买开心吧。
❤为你推荐:
想要了解更多专业、好玩、实用的心理学知识,欢迎右上角点击【关注】,【泛心理课堂】专注为您推送心理学精选内容哦!↓↓↓点击“了解更多”,获取更多测试!
2022夏季新款法式复古娃娃领碎花连衣裙小众设计收腰显瘦a字短裙
喜欢的集美们点赞支持一下
一条可爱的娃娃连衣裙
之前给大家推荐了好多款大大的T恤,
是因为夏天真的是穿这种大大的T恤比较畅快啊~
今天的推荐,又是最爱的T恤裙~
T恤不仅仅只有简单的基础的T恤~
像这款T恤做成了蛋糕连衣裙,俏皮之中还有点甜美的感觉。
中长款的长度,小个子也完全可以吼住~
两层蛋糕裙的设计,甜美感upup~
中间特种定制烫图 会有点点闪粉blingbling的感觉
是可爱妹纸都该拥有的蛋糕T恤裙没错啦~
如果不喜欢当裙子,下面搭配短裤穿都是OK的哦~
后背有点镂空的设计,略带一点小性感的feel~
棉质~
夏天穿上这样一条简简单单的T恤裙,很轻松自在啦~
大头娃娃“假奶粉”案被忽视的举报:涉事企业前科累累、曾被《人民日报》曝光,多次召回、为何屡教不改?
作者丨艾果 编辑丨王毕强
一封举报信,让“假奶粉”和“大头娃娃”再次成为舆论焦点。看着那些因长期食用当地医生推荐的“假奶粉”而营养不良、头骨畸形的“大头娃娃”,人们心里的愤怒和焦虑无处宣泄。这是给婴幼儿吃的奶粉啊,如此严重的质量问题为何屡禁不绝?
这封举报信指控的就是——山东梵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山东梵和”)和它生产的“舒儿呔固体饮料”(舒儿呔奶粉)。
3月30日,在湖南官方的红网《问政湖南》栏目中,出现了一篇名为《郴州“大头娃娃”父母们联名请求政府作主处理郴州假奶粉事件》的“联名举报信”,称2019年湖南省郴州市又发生一起“大头娃娃”奶粉事件,相对于2003年那次“有过之而无不及”,“全因我们郴州儿童医院医生向患儿推销奶粉所致。”
郴州因长期食用问题“特医奶粉”而造成的大头娃娃病童。
家长们在这封“联合举报信”中指控:“郴州儿童医院医生长期联合医院院内便民药房(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网上公开道歉回复中声称为私人药房)和位于该院对面的妈仔谷母婴店将‘舒儿呔固体饮料’作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粉’销售给前来该院就诊的牛奶过敏体质患儿,并借医生权威,使患儿长期将此款固体饮料作为唯一续命食物来源,致使患儿营养不良,部分患儿身高、智力、行动能力明显落后普通儿童,严重的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脏器损伤。”
“对不起,您拨打的号码暂停服务。”截至记者发稿,山东梵和官网上公布的全国统一服务热线和商务合作电话均无法接通。
该公司官网上最新的消息停留在2019年9月,山东梵和因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多次召回该公司生产的几乎所有品种的婴幼儿奶粉。
在此之前的2019年7月,《人民日报》曾点名山东梵和涉嫌虚假宣传,生产三无“特医”奶粉、产品,并被多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查处。
但中国最重要的官方媒体的曝光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查处,并没能阻止山东梵和继续生产和销售问题奶粉,持续造成“大头娃娃”的人间惨剧。
红网《问政湖南》栏目中,《郴州“大头娃娃”父母们联名请求政府作主处理郴州假奶粉事件》的“联名举报信”
这封“联合举报信”发布后不久,郴州又爆出了另一家企业——湖南唯乐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问题婴幼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奶粉(以下称“特医奶粉”)事件。
5月11日,湖南电视台《经视焦点》栏目报道,郴州永兴县多名患者家长发现自己孩子身体出现湿疹,体重严重下降,头骨畸形酷似“大头娃娃”,还有不停拍头等异常情况。这些幼儿在体检时被诊断为牛奶过敏,医生因此建议家长购买氨基酸奶粉给孩子食用。家长在郴州爱婴坊母婴店购买了一款名为“倍氨敏”的“特医奶粉”,后经证实,此实为一种固体饮料,并不具有特医奶粉资质。
自2019年以来,多地爆出数起“假特医奶粉”事件,仅湖南郴州就出现了不止一次,除上述山东梵和、湖南唯乐可两家企业以外,还有宁波特壹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称“宁波特壹”)和青岛金大洋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称“青岛金大洋”)等企业,同样因为类似事件被数次行政处罚、立案调查。
企查查数据显示,青岛金大洋、山东梵和分别在去年9月和今年1月,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赖”,实际控制人被“限制高消费”。
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那些流入市场的假奶粉,继续停留在货架,摆在很多家庭里,或者已经被当成氨基酸奶粉被牛奶过敏的婴儿们喝下,让他们变成“大头娃娃”。
企查查显示,山东梵和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实际控制人被“限制高消费”。
企查查显示,青岛金大洋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实际控制人被“限制高消费”。
迟来的“热度”:涉事公司早已前科累累
上述“联合举报信”中的山东梵和并不是第一次被爆出奶粉问题。
2019年7月29日,《人民日报》就曾刊登一封来信,湖北武汉市的朱先生称,因宝宝对普通奶粉有过敏反应,医生建议给宝宝食用为乳蛋白过敏高风险人群提供营养支持的配方粉。去年(2018年)12月,他购买了山东梵和生产的“特医奶粉”——雅乐迪适度水解蛋白配方粉。喝完几听后,宝宝的过敏症状并无太大改善,后来还发现这款产品有结块现象。“这让我对雅乐迪配方粉的质量起了疑心,便上网查询生产企业。令人吃惊的是,生产企业并不具备配方粉的生产资质。”
有官方媒体报道称,“固体饮料国家标准除对蛋白质含量做出要求外,对于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基本营养物质没有任何规定。而普通奶粉以及婴儿配方食品的国家标准,均对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做了详细规定。特别是婴幼儿配方粉,还需要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通过后才能生产和销售。”
然而,“作为固体饮料的雅乐迪配方粉,却在包装上标注‘适度水解蛋白配方粉’‘适宜为乳蛋白消化不良、乳蛋白过敏高风险人群提供营养支持’。”
此后,官媒调查了此公司,该公司称已经因为“可能存在类似标签不规范问题”,决定对12个品牌的产品进行召回,而雅乐迪适度水解蛋白配方粉并不在其列,原因是“受湖南他普亚公司委托生产”。
仔细查阅会发现,山东梵和是一家“前科”累累的公司。
2019年11月,中国裁判文书网刊登《山东梵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与沈文超产品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结论是“梵和公司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
2018年6月3日,沈文超在成瑞公司在淘宝开设的店铺中购买了12罐唯婴宝、腹安宝无乳糖营养配方粉,单价108元,共计付款1296元。2018年6月12日,沈文超在该店铺又购买了上述产品24罐,单价109元,共计付款2544元。
在上述产品的包装的配料表中写明包含“含乳食品基料粉”,后括号内写明含有“乳铁蛋白”。在营养成分表中写明维生素D2.0μg,烟酸11mg,牛磺酸110mg。包装上载明的生产企业为梵和公司,委托授权方为梵瑞福公司。
2018年10月10日,沈文超将上述所购产品中的一盒委托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对于该产品的标签、营养标签进行检验。2018年10月26日,该研究院作出检验结论:“经检验,该样品所检标签标示不符合GB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标准要求。在该检验报告中的标签单项判定中载明:不合格。营养标签的单项判定为不合格,营养成分表中叶酸的’营养素参考值%’计算错误,不符合GB28050-2011中附录A.3的要求。”
根据《食品安全法》,涉案产品经检测存在虚假标注食品营养标签的行为,一审法院认定成瑞公司出售的该产品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上述规定,判决如下:“瑞安市成瑞商贸有限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7日内退还沈文超货款3840元;二、瑞安市成瑞商贸有限公司和山东梵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7日内赔付沈文超38400元。”
在2019年,山东梵和因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多次召回该公司生产的几乎所有品种的婴幼儿奶粉。
山东梵和因其生产的婴儿奶粉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多次召回产品。
山东梵和因其生产的婴儿奶粉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多次召回产品。
企查查显示,山东梵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0月26日,法定代表人是王卫星。该公司在2020年1月7日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因未执行,王卫星被“限制高消费”。
《新京报》曾在近期走访北京部分医院和医院周边,“发现在3家医院的院内商店售卖标称宁波特壹食品有限公司、青岛金大洋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具有一定功能性质的‘配方粉’,还有医院的医生对相关产品进行推荐。经查询,这些‘配方粉’实为固体饮料,均未取得特医食品的注册资质。”
而这两家企业,也在去年6月,出现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违法违规行为通报名单中,原因是“宣称生产的‘配方粉’能解决婴幼儿过敏等问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属地市场监管部门速查严处,并依法查扣了相关配方粉产品、包装材料,责令企业停止生产并召回产品。此前,这两家企业也曾受到当地有关部门的行政处罚。
其中,青岛金大洋乳业在2019年9月14日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对实际控制人李宣文“限制高消费”。
早已淹没于每天大量热点信息中的一个个悲伤的父母和痛苦的孩子们,终于在近期被更多的人看见、关注和愤怒,这也许是不幸中的万幸。
不能说的秘密
资料显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俗称“特医食品”“特配粉”,其中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也俗称“特医奶粉”,是指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依照食品安全法等相关规定,特医食品应取得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注册,生产企业应当取得相应的特医食品生产许可,且普通食品不能有疾病防治等功能宣称。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公布的信息,目前获得特医食品注册资质的仅有国内外8家企业的24款产品。除雀巢、雅培、美赞臣等外资巨头外,目前国内取得特医食品注册资质的只有圣元、贝因美、恒瑞健康3家企业的5款产品。
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一副教授介绍,因为婴幼儿在消化、免疫或代谢上的一些自身问题,有约5%-7%的婴幼儿喝不了普通奶粉,不得不吃特殊配方的婴幼儿奶粉。在特殊配方奶粉中,除了无乳糖配方奶粉、大豆配方奶粉、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奶粉之外,以水解牛奶蛋白的程度不同而分出的产品是最多的,可分为适度水解蛋白、中度水解蛋白、深度水解蛋白和氨基酸配方奶粉,分别对应为有不同牛奶蛋白过敏症状的宝宝使用。特殊配方考虑了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只要吃的量足够,所有额外的营养素都是不需要添加的。
而按固体饮料国家标准生产出来的食品,当然不能达到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奶粉的要求。
这些受害婴儿的妈妈们大部分并不知道,她们买到的这些“假特医奶粉”,有的摆在母婴店,被作为高端产品推荐;有的来自医院附近的药店,由医生“指路”。
此前媒体暗访时,宁波特壹负责人曾透露,此类产品主要流向母婴和医务渠道,在缴纳一定“进门费”后可进入医院院内商店销售。另外,医生每成功推荐一罐产品可拿到60元左右的提成。医院消化科、儿保科、儿童ICU等有处方权的大夫,都是销售人员重点“公关”的对象。
直到现在,那些妈妈们恐怕还不太敢相信,到医院给孩子看病,根据医生开的“处方”,从指定的药房购买的奶粉,居然是并不能保证婴儿营养的固体饮料。
去年年底,作为“假特医奶粉”风波的后续,湖南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回应媒体时称,“舒儿呔”郴州经销商私自印制了题为“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处方笺”、落款为“便民药房”、内容为舒儿呔各品种配方粉的便签纸放置于科室。相关医生未核实便签纸来源,便将舒儿呔推荐给患者。医院已经以“履职不力、工作失职”为由,对医院药学部、儿保科、儿童消化内科的6人进行处分,同时关停医院的便民药房。
在二线城市一家医院的医生王周(化名)看来,这不过是很多医院不会说的秘密,类似的情况在很多科室都存在。
“有的医生,会给病人开那种在门口药店才能买到的特别贵的药,不能用医保、不能报销,但如果是熟人,他就会给你替代成有相同药效的很便宜的药,在医院就可以拿到。”王周告诉《凤凰周刊》,一些科室的福利待遇特别好,就是因为有这些额外收入。
“这些奶粉被推荐的道理也是如此,少则两三百,多则五六百,其实很多成本很低,价格就在一层层疏通关系中水涨船高了,没办法,只能凭良心吧。”但是王周坦言,有的医生也并非自愿,“别人都开,你不开,最后影响整个科室的绩效,别人会怎么看?”
谁有毒?
最新爆出的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大头娃娃事件,官方通报,“涉事母婴门店从湖南唯乐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购进的47件‘倍氨敏’固体饮料已全部售出”,这意味着,更多的受害家庭还未被发现。
相关的行政部门也处罚过,法律也制裁过,为什么这些“假特医奶粉”仍然出现得堂而皇之?
“我们将此事向郴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郴州市消协、郴州市卫健委、郴州市12345市长热线等多部门进行过投诉反映。郴州市卫健委妄图以其单方面组织的无依据、无解释的家长自费的常规体检项目来掩盖患儿身体损害事实;事件赔偿牵头部门郴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乱作为、不作为,歪曲食品安全法,以虚假宣传定性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的食品违法行为,并说是家长自身认知不足将固体饮料当做特殊医用配方粉购买给婴幼儿吃,将案件定性为夸大宣传、虚假广告,不是违反《食品安全法》。“
“后续怎么处理不属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职责范围,郴州市12345市长热线也没有实质性回复。我们家长于2020年3月15日联名上书呈您,但奈何不得其门而入(层层关卡拦截),所以我们才联名到红网向您反应(映)。为此我们所有受到该配方粉事件伤害的家长请市长为我们作主。”
3月30日的那封涉事儿童家长“联名举报信”,讲述了他们维权的过程,也许能从中看出些端倪。
官方称,目前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卫健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已组成工作专班,对该事件进行调查。同时,对报道中的5名孩子进行人文关怀,安排人民医院儿科专家对其进行全面体检,并在当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儿童食品安全全面清查整顿行动。
郴州有关部门在红网《湖南问政》栏目下,对该事件的公开回复
这次的清查整顿行动能否奏效,恐怕还需要时间来观察,但那些已经受害的大头娃娃们,还有他们的家长,只能在痛苦中挣扎。“对已明确身体健康受损的小孩,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需作出全额承担后续治疗、康复、复检费用的承诺;对康复不了的小孩,其以后的生活最低保障,相关部门要有承诺。”
这恐怕是他们最卑微的、此前没有达到的要求。
*本文由作者观象台创作,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