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网游(古代皇宫琉璃餐具)

清代建筑的门窗类型明显更加多元化,而且门窗棂格图案更为繁杂,许多图案已发展为套叠式(两种图案相叠加),彩画、小木作、栏杆、内檐装修、雕刻、塑壁等方面都能表现出当时的装饰艺术水平,造型讲究、花纹细腻的桌、椅也是和三国时期最为明显的区别,这些都和汉代以致三国那种质朴大气的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

和隋唐五代不同,琉璃在宋朝虽然也非常珍贵,但已经不是皇族和王侯将相等贵族专享了,普通的宋朝人,只要有钱也可以享用。南宋赵汝适《诸蕃志》(1225年)中记载有:“琉璃,出大食诸国。烧炼之法与中国同。其法用铅、硝、石膏烧成。大食则添入南鹏砂,故滋润不裂,最耐寒暑,宿水不坏,以此贵重于中国”。可见在宋朝,进口的透明玻璃器依然比国产琉璃更受欢迎。这和瓷器形成鲜明对照,瓷器在宋朝高度发达,各大名窑把宋瓷推上了美学的巅峰,但是宋朝人在日常生活中,更青睐的还是琉璃器。

琉璃,其实就是玻璃的一种,只是工艺不同。在古代,由于认知有限,人们把琉璃和玻璃混为一谈••••••一部琉璃文化史,印衬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也展现对外开放的必要。

在密县北宋塔基地宫中,除了出土以上琉璃器之外,还出土了三座大小不同的方形三彩琉璃舍利小塔(上两图是其中的两座),均为下面带有须弥座的七层密檐式佛塔,表面皆施褐、黄、绿等釉色,尤其引人关注。据相关记载,宋朝的琉璃瓦、琉璃建筑已经相当精致,水平已经和当代相差无几。

青玉碗,山西博物院,清

玉碗,十分富贵,也十分有情趣。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光华路320号

五供

到了清代,王公贵族们喜爱美玉,平息回部大小和卓木的叛乱,使大量新疆和阗玉进入中原,再加上玉器加工技艺极为高超,可以称之为玉器“大爆发”的年代。在《查抄和珅家产清单》中,有“玉如意一百三十柄,镶玉如意一千一百零六柄,玉鼻烟壶四十八个,玉带头一百三十件”,至于玉碗,则有“一十三桌”,真令人瞠目结舌。

陕西周至县赵公明雕像

这一年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已经接近八十岁。这真是一个非常自得其乐的老人。他一生留下了大约四万首诗,有句话说:“感谢乾隆皇帝,他写了这么多首诗歌,却没有一首需要我们背的。”《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在谈到这块玉璧时也说,乾隆皇帝并不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的诗句半文半白,艺术性不佳”。

五供

嵌珍珠金盖银镀金托座内画嘎巴拉碗

从汉武帝“茂陵事件”之后,玉碗的“神秘性”大大加强了。中国民间流传的《周公解梦》说,“得玉碗器物皆吉”,在古代,还真有人曾梦见玉碗。《太平广记》载晋少主梦玉盘、玉碗、玉带事。当时的重臣以为“玉者帝王之宝也”,“盘盂者乃守器之象,为吉梦,不敢有他占。”这可真是一群会说话、会察言观色的好大臣啊。

北宋 方形琉璃舍利塔 1966年河南省密县北宋塔基出土 河南新密文化馆藏

 

 

如果要在故宫举办佛事活动,相关的法器就是必不可少的。展览的第一单元主要展示的是修持佛法、举行佛事活动和佛教仪式时所用的法器:包括金刚铃、金刚杵、嘎巴拉碗、嘎巴拉鼓、嘎巴拉念珠、腿骨号、喀章嘎、骷髅棒、金刚橛、钺刀等。

现场有多件体现着藏传佛教“灵骨崇拜”的法器。如下面的这件嵌珍珠金盖银镀金托座内画嘎巴拉碗,碗口沿处嵌镶珍珠金边,碗内以赤红作地,上绘三头(绿、黄、赤)六臂大威德金刚像。底座之下,从左至右分别錾有藏、满、蒙古、汉四体御制铭文。乾隆壬子,即乾隆五十七年,清军第二次征讨廓尔喀王国(今尼泊尔),大败之。战后,主持军务的和琳进献“呢玛宁波噶布拉”碗,同时主持藏事的八世济咙呼图克图也进碗感谢朝廷的支持(此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乾隆帝大喜,故用赞文以抒发修佛心得。

下面的这件五成金须弥山满达以五成金制成,材质贵重,成色亮丽。满达台面中央高耸的须弥山上置亭台楼阁,须弥山两侧置祥云托起的日和月,红色为日,蓝色为月,周围环立七政宝、八吉祥等;侧面环周嵌各色宝石,饰花纹、梵字、连珠纹、莲瓣纹等。满达侧面设铜镀金环一,可系哈达。此件满达配有五色哈达、紫檀木座、玻璃罩,以此彰显清宫对其极为珍视。

下面这件掐丝珐琅须弥山满达以掐丝珐琅工艺制作,须弥山样式。满达台面中央高耸的须弥山上置亭台楼阁和树木,须弥山两侧置日和月,台面周围环立七宝、八珍、楼阁等;侧面环周饰花卉纹、八吉祥纹、梵字、连珠纹、莲瓣纹等。满达侧面设铜镀金环一,可系哈达。

宋代琉璃卷龙

御殿威仪赞,赐茶恩惠施。

将儿时最熟悉的味道延续

00:00/00:00直播

是80岁店主东哥的独创美味

北宋 淡绿色花瓣口杯 1969年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地宫出土 定州博物馆藏

现场的一件乾隆款铁鋄金錾龙纹钵很重要,钵为僧人所用的食具,持钵行乞称为“托钵”,后发展为佛前供器。一般高僧圆寂之前,会把自己用的袈裟和钵传给得到自己真传的弟子。这件钵圆底,鼓腹,敛口,通体以镂空工艺透雕龙纹、八宝纹和缠枝莲纹,内衬红色织金缎。钵底有“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篆书章形款。附描金鞔皮盒,盒内有书写满、汉、蒙古、藏四体字的白绫签,汉文为:“新造凿錾龙钵盂。”此钵原存颐和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