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杯子和筷子的英文

来源:钱江晚报

为积极响应“公筷公勺”倡议,结合第32个爱国卫生月,近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与浙江省文明办、浙江省餐饮行业协会共同推出爱国卫生特别策划“在一起,筷行动”新闻行动,引发热议。

使用公筷公勺究竟有多必要?前几天,小时新闻联合杭州市疾控中心做了一场实验,测试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后的细菌对比。

经过48小时的培育,实验结果出来了。

这餐饭最特别,

动筷之前先取样

当小时新闻记者把公筷实验的粗浅想法与和杭州市疾控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所所长朱冰交流时,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

朱冰和副所长黄利明敲定了整场实验流程后,我们在杭州市疾控中心附近的一家餐馆碰面。

一共11个人参与这次公筷测试实验。

见面时,朱冰携带着的一个蓝白相间的拉杆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可不是普通的拉杆箱,它叫取样箱,里面装有无菌袋、手套、口罩、酒精灯、镊子、剪刀、记号笔等,内部还配备了冰排,可冷藏运输采样标本。”朱冰说。

我们总共点了6道菜品,每一道菜都分成了两小盘,一盘使用公筷进食,一盘不使用公筷进食。另外,还特意另外点了两道菜,作为空白对照。

“所谓‘空白对照’,通俗来讲就是没有人接触,但菜品在长时间暴露在空气里后,自然携带一些菌落,后续可以进行菌落数据对比。”副所长黄利明解释。

对小时新闻记者来说,这一餐饭,太特别了。一桌人,眼睁睁看着菜在跟前晃,但就不能动筷,需要等取样。

黄利明副所长换上了白大褂、消毒帽子、消毒手套,用酒精灯火烤消毒镊子,他需要在动筷前取20份食物样本,分为公筷样本和非公筷样本。

蘑菇、鸡肉、鱼肉都好取,一盘麻婆豆腐让黄利明犯难了,小心翼翼夹起来,一夹就碎了,取麻婆豆腐就已经和标本斗争了好久。

夹起至少25克的标本,放入无菌袋卷三卷封口。样本不能等待,会被迅速存放到冰凉的采样箱。

40分钟后,全部取样完成。

一次烧脑的进餐,

使用公筷和不用公筷交替进行

开餐时,这也是一次烧脑的进餐。参与人员进食前经过培训,为了保证取样的科学性,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进食必须交替进行。

换句话说,我们得先动公筷,再动自己筷子。吃同样的东西,但是必须得吃两份。

“小心翼翼吃饭,这样的午餐也是第一次了。”一位参与实验的人员打趣道,生怕一个不小心,吃到了公筷盘子,可就前功尽弃了。

大家也不能放开吃,因为不能全部吃完,得至少留25克,留下第二次取样的样本。

吃到一半,黄利明起身了,开始取样第二次样本。重复第一次的步骤,唯一欣慰的是麻婆豆腐变冷了,一块一块的,黄利明终于可以顺利夹进去了。

就这样,采样进行了两次,餐前餐后一共取了40份食物样本。

实验面前细菌露了马脚,

用公筷明显减少菜品中的细菌污染

采集后的样本,被工作人员带回了所里。

经过48小时的菌落检测,杭州市疾控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所所长朱冰给小时新闻记者发来了最新的结果。

“数据还是很有说服力。”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小时新闻记者从这份数据中看到:

凉拌黄瓜、盐水虾、干锅茶树菇、炒芦笋、咸菜八爪鱼和香辣牛蛙共6道、12份(每道2份)菜品的剩余部分进行了菌落总数的检测,结果显示没有使用公筷的菜品菌落总数均高于使用公筷同种菜品。

朱冰说,采集的样本通过冷链运送至实验室后,定量进行稀释,取稀释液加入培养基后培养48小时等待菌落生长。

这一系列高大上的专业操作,其实就是为了测量菌落总数。

“如果样本本身携带的细菌多,那么培养48小时后生长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总数也多,反之亦然。”朱冰解释,通过菌落总数的比较来反映就餐中是否使用公筷对菜品微生物污染程度的影响。

朱所长举例:凉拌黄瓜,本身是凉菜,加工过程细菌清除效果比热菜要低,餐前检测结果为14000cfu/g,用公筷的剩菜中为16000cfu/g,没用公筷的则高达45000cfu/g;干锅茶树菇没用公筷的结果为79000cfu/g,而用公筷的只有4600cfu/g。

此前实验人员还特意检测了与剩菜同时采样、但完全没吃过的香辣牛蛙,因为环境中也会存在细菌,经过1个多小时放置,菌落总数从开始的60cfu/g增长到130cfu/g,而用公筷的剩菜中为150cfu/g,没用公筷的则达到560cfu/g。

“实验结果说明,使用公筷会减少菜品中的细菌污染”,朱所长说,“不使用公筷的情况下,一方面大家可能会把自身口鼻腔携带的细菌通过筷子传递到菜品上,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不同菜品本身携带细菌的交叉污染(尤其是冷菜),这都增加了细菌滋长的机会。”

疾控人员建议:在外就餐,

带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

“通过实验,我们还是想提醒大家,使用公筷公勺都很有必要。”

在朱冰看来,使用公筷公勺的好处主要有两个:

一是干净卫生、预防疾病。使用公筷公勺可以避免共同用餐时个人使用的餐具接触公共食物,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体液接触,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特别是降低幽门螺杆菌、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传播。在疫情期间,避免混用餐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二是减少浪费、文明餐饮。使用公筷公勺可帮助大家养成定量取餐、按需进食的习惯。在外用餐没有吃完的,大家可以放心打包回家。减少浪费的同时,还培养了人们环保节约的良好风尚。

在使用公筷公勺时,很多人嫌麻烦,容易混淆,朱冰也给大家出了主意。

“在家吃饭时,大家可以选用固定餐具,比如每家庭成员有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外形或颜色上容易辨别。如果能做到分餐,可以把做好的饭菜直接分到家庭成员的盘子、碗里面;假如做不到分餐,每个人使用自己的碗、筷子和勺子吃饭,在每个菜盘、盆、锅等盛食物的容器上,放上公筷公勺,每个人都用公勺公筷夹、盛食物。”

朱冰说,在外就餐时,主动要求在每个菜盘、盆、锅等盛食物的容器上配备公筷公勺,做到一菜一勺或一菜一筷。

“到外面吃饭时,我们也提倡带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把餐馆的餐具作为公筷公勺。”朱冰说。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蓝震 章然/文并摄 刘栋 郑阳/视频

 

在国外就餐,我们可能需要用一次性筷子,但是如果你跟店员说”one-time chopsticks”,他大概率是听不明白的。

那么一次性筷子怎么表达呢?我们用”disposable”来形容。

disposable adj.

可任意处理的;一次性的;用后即丢弃的;可动用的;可自由支配的

disposable gloves/razor

一次性手套 / 剃刀

disposable diapers

一次性尿布

一次性筷子不用”one-time”形容,”one time”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one time

曾经;一次

At one time the schools were mainly attached to the church.

这些学校曾经一度归教会管。

The fish lay thousands of eggs at one time.

这种鱼一次产卵数千个。

说到筷子,这几年我们提倡“使用公勺公筷”,那公筷能不能说是”public chopsticks”?

国家级媒体 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和人民网的海外版,都使用了“ public chopsticks”的表达。

国外到底用不用这种表达呢?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和《卫报》(the Guardian)标题都用了”public chopsticks”.

而《华盛顿邮报》标题中使用了“public chopsticks”,但正文部分却一律使用另外一种说法:serving chopsticks↓↓↓

这里,我们还看到,“私筷”的表达是 personal chopsticks.

但是说到底,英语中关于“公筷”的主流用词还是serving chopsticks,“公勺”是 serving spoon,合在一起被称为 serving utensils(公用餐具)。

最后,为了自己和他人健康,大家一定要坚持使用“serving utensils”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