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mp38冲锋枪还有mpo369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mp38冲锋枪,以及mpo369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MP38_40和雨果·施迈瑟无关?他的存在,却让德国轻武器水平飞跃

有人这样说:德军士兵如果缺少了一支MP38/40冲锋枪,那么他的形象肯定是不完整的!

现在我们从很多影视剧和历史影像中,经常能看到:德军士兵把一支轻巧的MP38/40冲锋枪挂在肩头,“一言不合”就会朝对方一通猛烈扫射。

二战时期,盟军都喜欢把MP38/40冲锋枪统称为“施迈瑟(SCHMEISSER)冲锋枪”,这也导致后人出现了一个错觉:MP38/40冲锋枪的设计者,是子承父业的天才武器设计师雨果·施迈瑟。

不过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设计师施迈瑟其实跟MP38/40冲锋枪没有多大关系,他只是参与了德国MP18、MP36冲锋枪以及MP41冲锋枪的设计,压根就没有参与MP38/40冲锋枪的改进设计。

可是,如果要说施迈瑟和MP38/40冲锋枪没有任何关系的话,又有点牵强!因为MP38冲锋枪,就是德国厄尔玛兵工厂在他的MP36冲锋枪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MP36冲锋枪

 

德国人之所以喜欢把MP38/40称为“施迈瑟(SCHMEISSER)冲锋枪”,就是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施迈瑟就是冲锋枪的代名词。

而有关MP40的改进工作,施迈瑟更是没有任何参与,他只是获得了Mp40冲锋枪弹夹的专利。

有意思的是:德国MP40冲锋枪的直接设计者是亨里奇·沃尔默。但是,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设计师沃尔默,大家只知道MP38/40冲锋枪和雨果·施迈瑟。

雨果·施迈瑟当年设计的MP18″一炮而红”后,其实德国冲锋枪就一直和施迈瑟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渊源。可以说:他的存在,让德国轻武器至少上升了一个档次。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魏玛德国和纳粹德国都在偷偷进行MPl8/l、MP28/ll、MP34/l和MP35/l等冲锋枪的研发。

 

MP18″一炮而红”

 

但直到雨果·施迈瑟设计的MP36冲锋枪出现,才让德军武器部重新看到了希望的光芒。随后,德军对MP36进行了多次改进后,最终成型大名鼎鼎的MP38冲锋枪。

当时MP38冲锋枪,只是为了满足德军装甲兵和伞兵部队的需要:它那折叠式的枪托,可以向前折叠正好可以放到机匣下方,非常方便装甲兵和伞兵携带。

而后来的MP40冲锋枪,它最革命的一点就可以调整射击模式。不过说实话:这种调速功能实际操作起来十分复杂,实战中足以让德军士兵凌乱。

但是MP40冲锋枪采用了大量冲压和焊接工艺,零件也可以在各工厂分头标准化生产,然后再运到总装厂统一装配,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而且丝毫不影响武器性能。

MP38/40冲锋枪在战争中几乎成了一些“有身份”德军士兵的标配,虽然雨果·施迈瑟和这两款冲锋枪关系并不大,但是他的名气也因为MP38/40变得更高了。

 

STG44突击步枪

 

战争末期,雨果·施迈瑟拿出了一款足以让他“名垂青史”的武器:STG44突击步枪。

这样一位人才,战后当然受到了苏美两国的“特殊照顾”!

1945年4月美军占领德国苏尔时,61岁的雨果·施迈瑟和他的哥哥(也是设计师)被美军控制。不过,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美军后来又把他们放了。

四个月后,苏军接替美军控制了苏尔,第一件事就是把雨果·施迈瑟被”请”到军中。
这一次,雨果·施迈瑟没有被释放,而是被带到了苏联。

按照斯大林的命令:雨果·施迈瑟和他的团队都要“请”到苏联,为苏军设计出一款更优秀的“STG44”。

就这样,雨果·施迈瑟和另外一些德国著名的枪械设计专家,于1946年10月被安置到乌拉尔山南部的伊热夫斯克,潜心为苏联设计新武器。

不过,施迈瑟并不愿意和苏联人合作,苏联人请教他一些突击步枪设计问题时,他经常都是以”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为借口推辞。

这无疑激怒了苏联人,但是对于这样一位“天才设计师”,他们也是无可奈何!最后只得把他的5000卢布薪水降低为2500卢布,以示惩罚。

按照雨果·施迈瑟自己的说法:自己确实已经厌倦了设计枪械这种工作,他只想去英国了此一生。

很快,施迈瑟就因病申请去莫斯科调养,苏联一看他真的不想为自己出力了,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于是1952年,雨果·施迈瑟被苏联释放了。

 

AKM突击步枪

 

不过,“AK之父”卡拉什尼科夫2009年时曾经坦言:施迈瑟”帮助”过自己设计AK-47。

至于历史真相到底如何?只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图源网络,侵删。

通信行业研究及2022年中期策略报告:乘智风,驶入通信新时代

(报告出品方/作者:信达证券,蒋颖、石瑜捷、齐向阳)

一、回顾与展望:乘“智造智联+海风新能源”之风迈向新通信时代

1、通信指数走弱,传统通信遇发展瓶颈

2021 年初至今通信板块整体表现一般,在 TMT 板块中跑赢电子、计算机、传媒。截至 2022 年 4 月 25 日,通 信(申万)指数下跌 23.10%,在 28 个子行业中排名第 19,在 TMT 板块中跑赢电子(下跌 30.29%,排名第 21),计算机(下跌 32.78%,排名第 25)、传媒(下跌 34.41%,排名第 26)

我们对 2012 年至今 TMT 各子行业的估值情况进行了复盘,横向对比来看,通信行业估值的历史平均水平为 PE_TTM=47,低于计算机(PE_TTM=55),高于电子(PE_TTM=46)和传媒(PE_TTM=41)。纵向与自身历 史 TTM 估值对比,通信板块估值中枢处于历史平均偏上水平,21 年来 PE_TTM=51。

2、5G 时代,“智造智联+海风新能源”长期发展空间大

5G 基站建设稳步推进,共享共建初见成效。据工信部消息,2020 年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 931 万个,全年 净增 90 万个,其中 4G 基站总数达到 575 万个,城镇地区实现深度覆盖。5G 网络建设稳步推进,2021 年 5G 基站积极推进,截至 2021 年,我国 5G 基站总数达到 142.5 万站,最新数据显示,2021 年一季度,5G 基站新 增 13.4 万站,达到 155.9 万站。“联通+电信”合作后双方节省资本开支,并有效促进了双方网络竞争力和价值的 高效提升。同样,“移动+广电”也进行优势互补,各取所取。根据双方签订的 5G 共建共享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 充分发挥各自的 5G 技术、频率、内容等方面优势,坚持 5G 网络资源共享、700 MHz 网络共建、2.6GHz 网络 共享、业务生态融合共创,共同打造“网络+内容”生态。

5G 套餐和手机用户数不断提升,5G 应用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截至 2021 年底,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的 5G 套餐客户渗透率已分别达到 40.42%、48.86%、50.43%。根据三大运营商最新月度报告,2021 年 3 月,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5G 用户分别达到 4.67 亿户、1.71 亿户、2.11 亿户,移动保持行业领先。同时, 国内 5G 手机出货量也在快速提升,2021 年 2 月底,5G 手机出货量达到 1137 万部,占国内手机出货量 76.5%, 受疫情影响,出货量同比下降 24.5%。

022 年上半年,需求逐步复苏,但上游原材料缺货涨价、运输成本增长等不利因素仍然给部分企业造成压力, 疫情的反复也给宏观经济造成一定冲击。展望 2022 年下半年,我们判断疫情和上游成本压力将逐步缓解,5G 用户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随着国家坚定推动双碳政策、数字经济等,我们认为通信行业投资将围绕“智能制造、 智能网联、海风”三条核心主线展开,同时建议重点关注云计算、运营商等重点板块投资机会。

二、智造智联:“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开启智能化新时代

1、智能制造:双碳+工业 4.0 时代,迎黄金发展机遇

我国制造业基数大、自动化水平比较落后,在无法依靠激进式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厚利润的情况下,企业数字化转 型降本增效的能力逐步凸显,制造业客户数字化转型意愿明显增强,叠加政策的积极推动,智能制造有望迎来历 史性发展机遇,我们认为,智能制造带来的产业机会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流程型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空间广阔,发展确定性强,看好全生态布局流程型智能制造龙头企业; 2)离散型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下游客户需求旺盛,看好绑定核心大客户的离散型智能制造提供商; 3)基础工业软件提供商: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看好 CAD/EDA 等基础工业软件企业。

(1)智能制造提质增效显著,双碳时代加速成长

智能制造整体架构自下而上分为云基础、现场控制、基础平台、工厂数字化平台、业务应用和用户触点等多个层 级,并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赋能智能制造。其中,云基础负责提供基础算力支撑,包括公有云 &私有云;现场控制作为智能制造的控制中枢,包括传感器和 PLC/DCS 等控制类元器件及工业软件;基础平台 层涵盖了业务中台、数据中台和算法平台等,对上支持各类工厂数字化平台的研发和运行;业务应用层主要是通 过调用各类数字化平台的 API 并进一步打包成服务,最终汇聚到用户触点层面与用户进行人机交互,解决实际 工业中的各类问题。同时,物联网技术打通了原本孤立的生产环节,令过去海量被忽略的数据重新具备了价值, 并通过数据清洗、聚类与分类等大数据手段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最终经过多种机器学习方法对工艺流程建立适当 的人工智能模型,一方面减少了人工参与、提升了工艺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能够对物料/反应 等多个工艺环节进行精准的控制,提升了整体制造过程的效率。

智能制造具有很强的下游行业属性,一般会按照下游行业将智能制造划分为流程性智能制造和离散型智能制造。 流程行业主要包括冶金、石化、化工等行业,具备工艺流程长、工艺环节多、工艺间关系复杂与涉及的硬件设备 种类繁多等特点,要求实际工业生产重视满产、安全和不停车;相较于流程型智能制造,离散型智能制造呈现“小 而散”的特点,下游需求多呈点状分布,更需要灵活的解决方案来解决实际业务中的痛点。在工业发展的大趋势 下,结合行业特点来看,流程型行业偏向追求超级自动化,离散行业偏向追求制造的极致柔性。

流程型智能制造与离散型智能制造在概念架构上总体差别不大,两者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具体的工艺环节、硬件 设备和工业软件等方面。流程行业主要包括冶金、石化、化工等行业,具备工艺流程长、工艺环节多、工艺间关 系复杂与涉及的硬件设备种类繁多等典型特点。一般来讲,流程型行业的设备层除罐体、执行设备、电机、阀门 等各类元器件之外,还需配大量仪器仪表用于参数的采集与工艺过程的监测;控制层主要体现为 PLC、DCS 等 多种控制类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扮演“中枢神经”的角色,向下负责控制具体工艺环节的执行,向上对接监控层, 对整体工艺流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监控;此外,生产管理层的 MES、PLM、OTS 等工业软件负责对多工艺 环节进行把控,调控整条产线的能耗/生产等多方面指标,并最终通过可视化的手段反馈至企业资源层,通过 ERP/BI/CRM 等信息类工业软件掌握物料、产业链等多方面的商业环节。总体来看,流程型智能制造对工艺的稳 定性和工艺间协同性的要求性高,整体工艺的容错率很低,单一工程的价值量较高,所以流程行业客户对智能制 造提供商的资质/技术/售后等多方面综合实力要求比较严苛。

相较于流程型智能制造,离散型智能制造呈现“小而散”的特点,下游需求多呈点状分布,更需要灵活的智能制 造解决方案来解决实际业务中的痛点。离散行业主要包括电子、机械、家电、汽车和军工等多个行业,设备层涵 盖了机器人、小车、车床等多类不同的硬件设备,一般来讲,由于离散行业的工艺过程相较于流程行业而言较短, 所以大型 PLC/DCS 的应用场景不多,主要以中小型 PLC 进行控制,其次通过感知、执行、运营和决策多个环 节,构成离散行业的整体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离散行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小规模、多批次的特点,柔性生产扮演着 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离散行业的智能制造的必经之路。我们认为,相较于流程型智能制造,离散型智能制造 更注重对下游工艺的理解与对客户需求的挖掘,拥有丰富产品/技术中台的智能制造提供商有望更受到下游客户 的青睐。

中国制造 2025 的总目标下,全国稳步推进智能制造和工业软件领域的发展。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计划到 2025 年由 2021 年的 14.7%提升至 45%,《“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 划》进一步明确到 2025 年,我国要实现 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 500 个以 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 70%和 50%,培育 150 家 以上专业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构建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的标准体系和网络基础设施,完成 200 项以 上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建成 120 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政策的不断驱动下, 智能制造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智能制造是我们坚定看好的大产业方向,未来发展路径清晰,确定性强。

“双碳”政策下流程型智能制造行业业绩确定性强,市场空间广阔。在我国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 略背景下,流程型行业作为典型的碳排放行业,碳排放量在全国总碳排放量中的比重高,是优先需要进行节能减 排改造的领域,其中,冶金、石化、化工等流程型行业作为国家的重点支柱产业,具备产业规模大、工艺环节多、 工艺流程长的特点,总体市场规模可观;另外,冶金、石化、化工等行业当前的工艺水平与自动化程度不高,能 耗方面依旧处于粗放式管理阶段,在基于双碳背景下自动化升级/智能制造改造的迫切性强,涉及的工艺环节与 相关硬件设备数量多,流程型智能制造需求空间广阔。

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灯塔工厂引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白 皮书》统计数据,数字化手段在电子、汽车、机械装备和生物医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在部分生产/管理/检测环 节中能够将 KPI 提高 100%以上,显著提升了制造业用户的整体效率。伴随着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 命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传统制造业或将重新迎来行业洗牌,智能制造转型缓慢的企业或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被进一步挤压利润;在市场利润逐步向智能制造转型成功的制造业集中的行业格局下,智能制造将成为制造业发 展的必然选择。

(2)智能制造万亿蓝海,发展空间广阔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工业软件带来利好。受国际形势变革和疫情影响,我国外循环的发展模式受到挑战, “双循环”成为发展新格局。工业软件作为“卡脖子”的关键产品,深受国际形势影响,国内高科技企业为预防 工业软件禁用风险,积极寻找国产可替代的工业软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进一步为工业软件发展赢得利好政 策空间,在需求内化的过程中给予国内工业软件企业更多与工业企业合作的机会和产品发展进步的空间,工业软 件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的窗口期。

工业 4.0 相较于工业 3.0 市场空间明显扩大,自动化和工业软件赛道核心受益。智能制造趋势倒逼自动化升级, 工业设备精密度升级、工控节点数量提高和工控设备复杂度增长构成了自动化赛道的成长逻辑,一方面包括变频 器和 PLC/DCS/控制器等工控设备,另一方面提振机器人、传感器等设备的成长。在工业软件方面,柔性制造将 推动研发类工业软件的普及,制造类软件与自动化产品的深度融合提升了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能力,进 一步增厚了产品的价值量和毛利率水平。

智能制造是万亿大赛道,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智能制造趋势下,自动化和工业软件等赛道核心受益,我们对部分 相关赛道进行测算,从 2021 到 2025 年,市场总规模近 5 万亿,若考虑其他细分赛道,则智能制造总体市场规 模将更广阔,总体测算思路如下:

1)工业自动化: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 年我国变频器市场规模 590 亿元,2025 年有望增长至 883 亿元, 预计年复合增长率为 11%;据华经情报网等数据预计,2021 年 PLC/DCS/伺服系统市场规模为 88 亿元/141 亿 元/169 亿元,假设控制节点与周边设备的价值量比值为 1:10,据华经情报网等数据,预计 2021 年 PLC 及周边设备/DCS 及周边设备/伺服系统及周边设备市场规模为 966.4 亿元/1553.2 亿元/1991.0 亿元,在智能制造趋势 和新能源等新型行业兴起的背景下,我们预计 2022-2025 年 PLC 及周边设备/DCS 及周边设备/伺服系统的年复 合增速为 15%/12%/15%;

2)工业软件:据中商情报网等数据预测,2021 年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嵌入式工业软件/经 营管理类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分别为 223.9 亿元/499.3 亿元/1510.2 亿元/497.7 亿元,考虑到国家大力推进以基础 工业软件为代表的产业发展、兼顾其他类工业软件协同增长的政策,与刚才我国基础类工业软件尚处发展初期、 生产控制类/嵌入式/经营管理类工业软件已经初具规模的现状,2022-2025 年,我们认为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年 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25%,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嵌入式工业软件/经营管理类工业软件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15%。

(3)以三大主线为核心,坚定布局智能制造大赛道

国内传统制造业基数大,数字化程度不高,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市场空间巨大,在市场和政策的双轮驱动下, 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将坚定推行,智能制造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提高。在智能制造大赛道中,我们更看好 流程型智能制造、离散型智能制造、基础工业软件提供商。

主线 1:流程型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空间广阔,未来业绩确定性强,更看好全生态布局的流程型智能 制造龙头企业

流程型智能制造龙头企业在核心技术持续突破,国产替代节奏或有望超预期。国产智能制造企业积极投入研发, 在核心技术与产品上持续突破,一方面已经拥有了 DCS/PLC/SIS 等一系列核心工控产品,另一方面正在积极突 破 MES/RTO/APC 等一系列工业软件产品,目前国内流程型智能制造龙头企业综合实力已经跻身世界前列。在 产品端,当前国内的智能制造企业的工业软件具有产品性能好、性价比高与本土化服务等多项优势,伴随着国产 智能制造企业的崛起,流程智能制造国产替代节奏或有望超预期发展。在流程型智能制造领域,我们更看好拥有 PLC/DCS 等核心工控产品,实现从硬件到软件整体布局的企业。我们认为,流程型智能制造至少在未来 3-5 年 内有望持续保持高行业景气度,相关行业充分享受需求扩张与国产替代加速带来的行业红利,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带动公司业绩长期向好发展。

主线 2:离散型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下游客户需求旺盛,看好绑定核心大客户的离散型智能制造提供商

离散行业智能制造尚处发展早期,下游客户需求旺盛。与流程行业相比,离散行业智能制造需求呈现“小而散” 的特点,需要对下游行业具备深刻的理解。目前,离散型行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尚处发展早期,伴随着自动化和 智能化技术的成熟,智能制造在流程行业中提质增效的作用逐步显现,离散型智能制造需求逐步旺盛。在离散型 制造业中,纵深发展更有助于智能制造企业降低边际成本,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我们更看好绑定大客户的离散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未来伴随着制造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需求进一步市场,离散行业智能制造有望迎来高 速发展。(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主线 3:基础工业软件提供商: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看好 CAD/EDA 等基础工业软件企业

政策持续加码,基础工业软件迎来黄金发展时期。我国基础软件在技术上不断突破,目前 CAD/EDA 等设计类软 件已经具备了部分核心技术,潜在发展空间大。在国家政策不断加码扶持的背景下,国产基础软件快速发展,一 旦能够突破技术壁垒、跻身世界一流水平,就有望在多重利好的共同推动下迅速实现国产替代,业绩有望迎来爆 发式增长。

2、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三化时代开启,汽车电子未来可期

进入到 5G 万物智联时代,全球汽车产业面临新的调整与变革,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成为汽车发展主要潮流, 在多项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给车载镜头、激光雷达、控制 器、车载模组、连接器等汽车电子细分赛道打开广阔成长空间:

1)车载镜头&激光雷达:车载镜头和激光雷达作为智能汽车之眼,作为自动驾驶的核心组成,短期来看,车载 摄像头的需求量提升较快,能够有力提升车载光学镜头的需求,长期来看,雷达感知系统与视觉感知系统并不是 纯粹的替代关系,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相辅相成、互相融合,另一方面,激光雷达综合性能优异,产业尚处发展初 期伴随雷达感知系统成本的下降,带动激光雷达产业链(上游光学&电子元器件、中游激光雷达产品、下游应用) 实现高速发展;

2)控制器:汽车集中化发展,为布局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芯片+算法+域控制器”相关企业带来确定性机会,另 一方面,底盘域和车身域依旧存在大量 ECU 需求,为控制器企业带来机会,动力域方面,虽然车企会自主研发 控制器,但 BMS、OBC、逆变器等仍需要大量企业供应,给相关企业提供了确定性机会;

3)连接器:汽车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带动高压、高速连接器的发展,目前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国内优质连 接器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壁垒,正不断突破如泰科、罗森博格、安波福等海外巨头的垄断,持续在高压、高速发 力,看好国内企业长期成长机遇;

4)车载模组:车载通信模组是嵌入于 T-Box 车载智能终端内的重要零部件之一,主要作用在于汽车联网,涉及 通信制式以高速率 4G\5G 为主,属于车联网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国内优质模组企业已经占据全球大多 数市场份额,有望率先受益。

2.1、智能网联汽车获政策大力推动,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国内政策大力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国家多部委从 2017 年开始针对车联网领域陆续出台相关文件进行长期规 划和指导。2020 年 11 月,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要求加快 C-V2X 标准制定和 技术升级,对未来十五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愿景和任务做出规划。期间相继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 线图 2.0》、《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 2.0》,指出到 2025 年,我国 PA(部分自动驾驶)、CA(有条件自动驾驶) 级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比例超过 50%,C-V2X(以蜂窝通信为基础的移动车联网)终端新车装配 率达 50%,并明确了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技术路线。2021 年 3 月 17 日《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智能交通相关)》发布,进一步引领并规范车联网产业生态构建。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强劲,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2022 年 3 月 5 日,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人民大会堂接受采访 时表示,今年前两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非常好,均增长了一倍多,预计今年能达到预期目标,可能大幅超 出预期目标。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 年 3 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46.5 万辆和 48.4 万辆,同比均增 长 1.1 倍,市场渗透率为 21.7%,新能源汽车出口 1.6 万辆,同比增长 71.5%。1-3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29.3 万辆和 125.7 万辆,同比均增长 1.4 倍,市场渗透率为 19.3%。

2.2、汽车智能化时代,汽车电子投资赛道广阔

(1)摄像头&激光雷达:智能汽车之眼,需求具备确定性

自动驾驶系统分为三个层级:感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感知层负责收集周围的环境信息并做出预处理,主要包 括环境感知和车辆定位。环境感知包括对不同场景理解,如对红绿灯、车道线、指示牌、障碍物、行人车辆等的 检测和识别,定位则是基于环境感知定位自身所处的环境位置;决策层负责思考指挥,基于感知层的信息,做出 任务规划、行为决策和动作规划;执行层负责精准地执行决策层规划好的动作,如对于油门、刹车、方向等精准 合适的控制。

感知层是支撑自动驾驶基础的基础。伴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逐渐成熟,感知层作为支撑无人驾驶的基础层级,扮 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感知层主要是通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红外夜视等多种传感 器采集周边环境的数据,用来完成对车辆周围环境的感知识别。通常来讲,由于汽车存在行驶速度较快、周边环 境多变等特点,所以对感知层的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规范,也进一步对车载传感器的时效性、精确度和故障率等指 标有更高的要求。除传感器之外,感知层还具有高精度地图、V2X 车联网技术等其他技术来扩展智能车的环境感 知能力,并通过与传感器相互补充融合,最终使智能车达到驾驶场景下非常高的安全性要求。

智能汽车的高清摄像头主要能划分为前视、环视、后视、侧视和内视五类摄像头:前视摄像头是 ADAS 的核心 摄像头,涵盖测距、物体识别、道路标线等,因此算法复杂,门槛较高,一般在风挡玻璃、内后视镜处,用于前 向驾驶辅助的摄像头,主要是为了识别前方的道路车辆行人;环视摄像头主要使用多个摄像头的图像进行拼接, 为车辆提供 360 度成像,因为车声周边情况的探测需求,一般安装在车前方的车标或格栅等位置;侧视摄像头 主要是用于盲点监测 BSD,根据安装位置可以实现前视或后视作用,大部分主机厂会选择安装在汽车两侧的后 视镜下方的位置;后视摄像头主要是用于倒车过程中,便于驾驶员对车尾后面影像的捕捉,实现泊车辅助功能; 内视摄像头主要应用于 L2-L3 级别的自动驾驶,安装在驾驶员前方,用于对驾驶员的转台进行监测。

车载镜头需求量大,未来发展确定性强。我们认为,短期内视觉感知系统会显著拉升车载镜头的需求量,并伴随 着各种雷达的降价,车载镜头需求量将会进一步提升:1)以高清摄像头为基础的视觉感知方案在短期内将显著 拉动车载镜头需求量:当前,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为主可以构成雷达系感知系统成本昂贵,相较之下纯视觉系 感知系统拥有更高的性价比,故目前摄像头作为传感器更容易被车企接受。一般来说,智能汽车一般需要配备前 视、后视、环视、内视多方向的摄像头,目前主流车企搭载的摄像头远低于理论数量,短期内在汽车智能化趋势 的驱动下,视觉方案有望显著提振车载镜头需求;2)伴随雷达感知系统的降价,车载镜头需求量将会进一步提 升:雷达感知系统与视觉感知系统并不是纯粹的替代关系,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相辅相成、互相融合,例如使用激 光雷达的极狐阿尔法 S 华为 HI 车型就需要摄像头 12 个,数量比采用纯视觉系的特斯拉还要多。未来伴随着各 种雷达的降价,雷达感知系统的快速普及有望为车载镜头打造第二条增长曲线,显著提升车载镜头需求。

激光雷达在技术和成本上,目前各大雷达厂商激光雷达以 TOF 技术为主,其根据扫描方式可以进一步分三类: 机械式、半固态式和固态式,半固态和固态激光雷达价格成本有所降低,也是国内厂商的主要发力点,有望逐步 实现降本放量;另外 FMCW 激光雷达目前体积较大、成本较高,响应较慢等,因此发展较为缓慢,但其具有高 灵敏度、长距离探测、低功耗、抗干扰、即时性好的特点,随着技术成熟,未来相关市场有望进一步发展。

激光雷达综合性能优异,产业尚处发展初期,伴随技术进步和成本下探有望逐步实现放量,带动激光雷达产业链 (上游光学&电子元器件、中游激光雷达产品、下游应用)核心受益。我们预计到 2025 年,我国车载激光雷达 市场规模有望达 369 亿元。根据中汽协数据,我们假设今年车载激光雷达主要装配集中于部分 L3 级汽车,L3 渗 透率为 3%,其车载激光雷达配置率处于起步阶段为 10%,则 2022 年车载激光雷达有望达 16.5 万台,假设激 光雷达均价为 8000 元/台,预计到 2025 年,我国汽车产量将达 3000 万辆,我们假设由于激光雷达降本放 量,L2 级及以上汽车均有所装配激光雷达,L2、L3 及 L4&L5 渗透率分别为 30%、20%和 1%,车载激光雷达配 置率分别为 60%、100%和 100%,则 2025 年车载激光雷达有望达 2460 万台,届时激光雷达单价降低到 1500 元,得出我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有望从 2022年的 13.2 亿元增长到 2025年的 369亿元,复合增速为203.49%。

(2)控制器:域控制器+软件算法为主,ECU 为辅,打开新空间

随着汽车电子的发展,ECU 数量激增,汽车电子分布式 E/E 架构开始向集中式发展。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E/E 架构)中,其核心部分为电子控制单元(ECU)与 LIN/CAN 总线组成传统的分布式架构,传统单个 ECU 由输入 电路、CPU 和输出电路等三部分组成,并和传感器、执行器、电源共同构成控制闭环,完成某一特定控制功能。 因此随着汽车电子的发展,ECU 覆盖的功能不断增加,安装位置延伸至车身各类安全、网络、娱乐、传感控制 系统,导致 ECU 数量激增,根据头豹研究院的《2020 年中国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行业概览》,2019 年中国汽车 ECU 单车平均装载数量已达 25 个,商用车平均 ECU 装载数量为 35 个,个别高端车型如奥迪 A8,其装配的 ECU 数量于 2013 年就已超过 100 个。ECU 的大幅增加,带动控制闭环增加,架构复杂度(多 ECU 长线束的 空间安排,器件升级)、开发生产成本(开发周期,线束等生产成本)、系统安全和可靠性(多 ECU 间信号流转) 等方面的挑战也随之增加,分布式 E/E 架构开始向集中式发展,通过集中化式的发展,可以减少分布式带来的线 束、器件的冗余和成本增加。

我们认为,随着汽车架构向集中式转变,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域侧重“芯片+算法”,重点关注和高通、英伟达等 芯片企业合作深度的域控制器、智能座舱、操作系统企业;车身域、底盘域仍然需要大量 ECU,重点关注控制器 优质企业;动力域方面,虽然车企会自主研发控制器,但 BMS、OBC、逆变器等仍需要大量企业供应,给相关 企业提供了确定性机会。目前域控制器有两大发展方向:一是功能域,即以博世、大陆为首的 Tier1,最早提出 按照功能将 E/E 架构分为座舱域、自动驾驶域、车身域、动力域和底盘域;二是空间域,以特斯拉为代表,以车 辆特定的物理边界来按区域划分的域控制器,包括前车身控制模块、左车身控制模块和右车身控制模块。

(3)连接器:自动化&智能化催生高压&高速连接器蓝海市场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带动汽车高压/高速连接器发展。汽车连接器根据传输功能可以分为电连接器(低压连接器, 高压连接器)及高速连接器。 汽车电动化催动高压连接器发展:不同于传统燃油车 14V 以下的工作电压,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要求更大功率 的高压系统支持,如 60V-380V 多的电压等级、10A-300A 多的电流等级传输,高压连接器属于新能源电动车的 完全新增量。 汽车智能化带动高速连接器发展:随着车联网和智能驾驶的的发展,需要更多更快的数据流量支持。如车内外摄 像头、各式雷达、车联网等应用,高速连接器不限于动力类型,但在新能源汽车中普及及推广更为明显。

我们预计到 2025 年,我国高压连接器市场规模有望达 315 亿元,高速连接器市场规模有望达 150 亿元。

高压连接器市场规模测算:根据中汽协数据,我们假设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 18.18%,则全年新能源汽 车产量有望达 500 万辆,预计到 2025 年,我国汽车产量将达 3000 万辆,我们假设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 35%,则 2025 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望达 1050 万辆,我们按照高压连接器 3000 元/辆单车价值量去计算,得出 我国高压连接器市场规模有望从 2022 年的 150 亿元增长到 2025 年的 315 亿元,复合增速为 28.06%。

高速连接器市场规模测算:我们根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 2.0》数据,假设到 2025 年,智能网联汽车渗 透率达 50%,得到 2025 年智能网联汽车将达到 1500 万辆,由于目前高速连接器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我们假 设高速连接器单车价值量为 800 元/辆,到 2025 年提升到 1000 元/辆,算出我国高速连接器市场规模有望从 2022 年的 39.6 亿元增长到 2025 年的 150 亿元,复合增速为 55.88%。

高压高速连接器具备一定壁垒,国产替代空间大。连接器行业壁垒主要在于工艺壁垒和市场客户壁垒两部分: 工艺壁垒:高压连接器主要解决载流能力和散热能力两个问题,其要求产品满足一致性,可满足耐高压、耐高温、 阻抗、抗氧化、导电特性、设计适配度等技术规格;其价值量与屏蔽功能、高压辅助等附加功能叠加相关。高速 连接器主要解决信号衰减、失真和质量稳定性的问题,其要求满足插拔力和电机性能两部分,连接器的信号失真 与接触电阻的压力、面、点、材质、尺寸的管控有关联,若高速信号在金属材质传输中产生激素效应和电学效应, 异常数据问题会导致控制终端会有异常。

市场客户壁垒:在汽车产业链中,整车厂对产品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高,对上游供应商准入资格审核严 苛。供应商进入供应商体系的时间比较长;供应商综合能力要求高:需具备产品研发能力、过程管控能力、供货 保障能力、产品试验检测能力、零部件生产保障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上下游合作模式长期稳定。形成了较强的 市场和客户壁垒。

(4)车载模组:网联汽车+技术升级,拉动车载模组成长

车载通信模组是 T-Box 重要组成部分,T-Box 车载智能终端是车联网中核心部件。T-Box (车载智能终端)主 要用于采集车辆相关信息如位置、姿态信息、车辆状态等,随后将收集车辆的数据上传到云端并接受云端指令, 进而在车端执行指令。T-Box 是车联网核心通信部件,可以完成汽车联网智能化的基础功能如远程开门、远程定 位等,伴随汽车智能化进程不断发展,T-Box 的能力也在不断优化,在车联网中地位重要。一般 T-Box 由 MCU 处理器、通信模组、C-V2X、定位模块、车内总线控制器、存储器等组成,车载通信模组是嵌入于 T-Box 内的基 础零部件之一,主要作用在于汽车联网,涉及通信制式以高速率 4G\5G 为主,属于车联网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 节之一。

车载通信模组分为数传模组和智能模组,两种方案均在新能源汽车具有应用场景。传统的车载数传模组主要功能 在于无线通信,集成芯片主要包含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和存储芯片等,主要功能在于无线通信;车载智能模组首 先具备传统数传模组的通信功能,支持 5G/4G/3G/2G 的广域网接入,又与传统模组不同,主要芯片为 SoC 芯 片,整合了高边缘计算能力的 CPU/GPU,自带操作系统和自带算力算法这两大特性是智能模组与传统数传模组 最大的区别。

三、物联网:AIOT&电力物联网共赴 5G 万物智联盛宴

物联网赛道空间广阔,具备强劲行业贝塔,技术路径的演进将带来价值量的提升,下游应用的爆发将促进需求的 增长,行业成长空间较大;未来,伴随芯片紧缺逐渐改善,国内芯片企业逐步崛起,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推进, 物联网行业有望呈现快速成长趋势。物联网下游应用场景众多,碎片化特征显著,我们认为现阶段投资机会主要 集中于两大应用场景:

1)物联网模组:具备“率先受益+最具确定性”, 我们提出五星图谱精选优质模组企业,“技术路径的演进+下游 应用的爆发”将带动模组企业迎“量价齐升”机遇,国内优质物联网企业目前已经在全球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成 长为全球化龙头,未来将核心受益;

2)电力物联网:国网和南网“十四五”仍将大力投入,带动电力物联网加速发展,伴随电网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智能化占比和配网侧占比将得到双提升,电力物联网企业弹性空间大。

1、物联网模组:万物智联,模组先行

(1)五星图谱精选优质物联网模组企业

模组是物联网产业链中“率先受益+最具确定性”的环节,位于产业链最底层感知层将率先享受行业发展红利,且 任何物联网终端都需要模组,随着物联网连接数的大幅增长,模组需求端有望持续爆发。我们判断,2022 年模组 下游需求最大爆发点为智能联网汽车,车载模组市场空间广阔。 物联网模组赛道空间广阔,具备强劲行业贝塔,我们提出“1+2+2”五星图谱寻找具备阿尔法的优质模组企业。五 星图谱包含了我们对模组行业的三大判断:1)模组企业的 2 大核心机会点来自于“技术路径的演进+下游应用的 爆发”,带动模组企业迎“量价齐升”成长机遇;2)未来模组企业的核心竞争将体现为“全生态战略部署能力(综 合软实力+攻克新业务能力)”;3)对于模组企业的追踪,“营收增速+毛利率”为两大核心观测指标。

【判断一:模组行业具备两大核心机会点】

我们判断模组企业的 2 大核心机会点来自于“下游应用的爆发+技术路线的演进”,前者为市场空间扩大提供潜 力,后者为模组价值量提升提供支撑。物联网应用爆发呈现点阵状逐步爆发模式,以智能网联汽车等为代表的应 用领域有望爆发,将率先带动模组出货量的提升;此外,2G\3G 加速退网,4G 逐步向 5G 升级,为行业大势所趋, 技术路线的演进使得模组行业有望迎来价值量提升的新机遇。

空间:物联网行业空间广阔,下游应用层出不穷

模组与连接数具备一一对应的关系,模组需求最具确定性,未来百亿连接数对应模组空间将破 115 亿美元。模 组与连接数存在强对应性,不同种类的物联网终端必须借助模组进行通信,物联网发展,首先会带动模组出货量 的抬升。根据 Counterpoint 预测数据,从出货量来看,2020 年全球蜂窝模组出货 2.65 亿片,预计 2024 年出货 量超 7.8 亿片,2019-2024 年 CAGR 为 22.63%;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 年市场空间为 36 亿美元,预计 2024 年全 球市场空间将达到 115 亿美元,2019-2024 年 CAGR 为 26.15%。模组海内外市场格局空间广阔,参与玩家凭借自 身实力、依据公司战略锁定对应垂直领域,共同享受行业高速发展红利。

价值量:2G\3G 加速退网,4G 逐步向 5G 升级,高价值量模组占比进一步提升,我们判断,未来模组行业整体价 值量有望上升。

5G 技术应用相关标准和发展路线不断明确,国内 5G 连接数引领全球。5G 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 速,发展过程中应用标准逐渐明晰,《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强调 2G/3G 转网,加快推进 NB-IoT、4G 和 5G 协同的移动物联网体系。

【判断二:挑选优质模组企业主要看全生态战略部署能力】

我们判断未来模组企业的核心竞争将体现为“全生态战略部署能力”。模组行业价格竞争激烈,单纯靠卖模组硬 件为生,盈利水平难以大幅提升,在万物智联时代,以模组为入口,纵向延伸产品序列,实现服务升级与转型, 打造全生态战略布局能力有助于提升企业整体价值,夯实核心竞争力。 全生态战略部署能力=综合软实力+攻克新业务的能力:其中综合“软实力”主要包含行业 KnowHow、对供应商和 客户的理解、公司内部精细化管理能力等;攻克新业务的能力即逐渐从硬件设备过渡到解决方案设计及平台服务 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判断三:两大观测指标跟踪模组企业】

对于模组企业的追踪,我们判断“营收增速+毛利率”为两大核心观测指标。营收增速体现模组厂商的市场份额 变动情况,毛利率变动体现模组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变化,观察模组企业两大指标缺一不可。模组企业不能单方 面看重市场份额的扩张,还要平衡低毛利产品与高毛利产品的比例,在维护自身市场地位的同时努力优化产品结 构,提升盈利能力。

(2)物联网模组空间广阔,白马和黑马模组公司齐发展

物联网连接数与无线模块存在强相关性,通常情况下为 1:1 甚至 1:N,物联网连接数稳步快速增长,预示模组 市场空间广阔且成长性较强。一般情况下,一个物联网连接数对应一个无线通信模块,少数功能复杂的终端甚至 会对应多块无线模组。IoT Analytics 最新预测显示,到 2021 年,全球联网 IoT 联网设备终端数量将达到 123 亿个,同比增长 9%,其中蜂窝物联网终端现已超过 20 亿;到 2025 年,物联网连接数有望超过 270 亿,2020-2025 复合增长率为 19%(2020 连接数受疫情影响由 117 亿下调至 113 亿)。

两大老牌白马+N 大黑马新秀参与模组市场,各自战略清晰且发展迅速。目前纵观模组市场,参与玩家阵营基本 定型,移远通信+广和通两大老牌模组企业坐镇第一梯队,前者以“模组超市”为发展战略,侧重全方位横向发 展,并率先打入 4G 车载模组领域,整体打造全品类+全制式各类无线通信产品、解决方案及配套产品;后者深耕 大颗粒市场,纵向发力笔记本无线模组及 POS 模组市场,积极参与车载模组领域,辅以各类其他垂直领域模组。 第二梯队,美格智能凭借智能模组新秀崛起,在 4G/5G 智能模组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叠加 FWA 源接华为,整体发 展速度喜人。此外,模组公司百花齐放,有方科技、高新兴、日海智能、鸿泉物联等均有涉猎无线模组业务,可 归入第三梯队。

2、电力物联网:国网&南网大力投资,配网智能化改造成发力重点

(1)国网&南网资本开支增长,配网成为发力重点

电力物联网是智能电力落地的最确定性领域,伴随南网“十四五”规划的发布,电力物联网加速发展,未来将吸 引更多投资,成长空间广阔。

1)南方电网:南方电网公司印发《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指出将投资约 6700 亿元,加快数字电 网建设和现代化电网进程,推动新能源为主题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与南方电网的“十三五”规划投资 4433 亿 元对比,“十四五”计划投资额增加 51%。

2)国家电网:国网尚未发布最新“十四五”规划,但在 2021 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中,国网发布了公司碳达峰、 碳中和行动方案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指出未来五年计划投入 3500 亿美元(以 12 月 21 日汇率折算人 民币 2.23 万亿)推进电网转型升级,其中研发投入 90 亿美元,用于突破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

综上,国网和南网“十四五”电网规划投资合计破 2.90 万亿元,根据电力网测算,全国其他地区电力公司规划 投资合计近 0.1 万亿元左右,则“十四五”期间全国电网规划投资总额有望达到 3 万亿元,较“十三五”期间的 全国电网投资总额增加 4000 亿元左右,较“十二五”增加 10000 亿元。

(2)智能电网产业链包含五大环节,配网智能化改造为重要环节

智能电网产业链分为五个环节: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电。上游发电环节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水电、风 电、太阳能、氢能等)以及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火电为主),发电环节的智能化主要在于结合工业互联网进行数 据分析,最终实现降本增效;中游是智能电网的各个环节,包括智能变电、智能输电和智能配电,智能变电环节 的智能化体现在借助各类新型技术如机器人巡检等优化提升远距离输电效率,智能配电环节主要指普及 DTU/FTU 等终端物联网应用,同时建立相应的处理平台,进一步促进配电数字化和信息化;下游涉及到电能终端用户,包 括工业用电、居民用电和商业用电,其智能化体现在智能充换电站、数据中心、5G 基站等的“多站合一”建设。

配电网侧是整个电力智能化的重要环节,智能化改造有望加速,未来空间可期。我国电力系统建设主要分为三个 阶段,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建设已经从以主网建设为主的二代过渡到全新的第三代,第三代电力系统是以新能源为 主的新型电力系统,重点在于升级配网系统。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储能等在配电网大规模并网,配电网阻抗 特性与并网变流器阻抗的耦合问题愈发复杂,配电系统稳定问题将日益突出,持续可靠供电面临困难,各环节的 可观可测可控是重要目标之一。为完成该目标,配网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亟待提速,升级变压器、提升能效、 扩容配电网等措施将会陆续落地,在众多改造产品中,将会融合传感测量、运行控制、信息通信等技术,支持分 布式电源、微网、储能、电动汽车的友好接入和需求互动,提高配电网的承载力和灵活性。

(3)电网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智能化占比和配网侧占比双提升

一、智能化占比提升:“十四五”数字化改造成主流

“十四五”规划加强电网数字化改造,电力信息化提速发展。在“十三五”期间,电网投资主要集中于主干网及 特高压领域,我国电力主干网络发展历史较早,至“十三五”期间得到进一步完善,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坚强 智能电网”。到“十四五”期间,电力物联网成为新趋势,数字化改造成为主流,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投资有望进 一步提升。

二、配网占比提升:配网智能化改造受到重视

我国电网智能化侧重配网侧投资,为进一步加速提高供电用电可靠性,电网公司积极建设配电智能化。我国电网 存在低负荷率、低运行效率、较大运输损耗等问题,配电智能化可以通过降低各环节线损率来提高电网公司管理 效率,从而有效改善其盈利能力。在国网历史智能电网投资中,用电环节占智能化投资的比重最高,达到 31%, 其次是配电环节占 23%。南网“十四五”规划中,除了未来五年总投资相比“十三五”增加 34%之外,明确提到 了十四五配电网建设要达到 3200 亿元,占比接近一半。配电环节是可再生能源的支撑环节,并且靠近负荷中心, 成为智能电网的建设重心。

三、配网智能化空间测算:投资规模接近 3000 亿元

“十四五”期间配网改造是重点,其中智能化空间较大,经过我们测算,预计投资规模将达 2964 亿元。2021 能 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中,国网指出未来五年计划投入 3500 亿美元,且根据产业链调研,配网侧改造是“十四五” 期间重要任务,投资占比将会突破 50%,其中配电网侧预计接近 10%-30%的投资用于智能化改造,因此我们预计 未来五年内配网智能化投资总额有望达到 2964 亿元,市场容量较大。

四、通信新能源:“十四五”海风提速发展,海缆为核心赛道

1、三大核心驱动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提速发展

我们认为,我国海风发展具有以下三大推动力:1)政策补贴端:平价政策带来抢装潮,后续省补有望接力国补 推动平价过渡;2)供需端: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用电负荷大,海风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近期沿海省份出台 多项海风规划政策超预期;3)成本端:海风产业链长,降价空间多;风场的规模化和风机的大型化,原材料整 体企稳或下降、大兆瓦、漂浮式、柔性直流输电等技术进步,都将有望带来海风建设成本的降低,从而促进平价 推进,带动需求端增长。

核心因素 1:从政策补贴端来看:平价政策带来抢装潮,后续省补有望接力国补推动平价过渡。

双碳政策下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确定性强。2021 年 10 月 26 日,国务院发布《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 案》,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坚持海陆并重,推动风电协调快速发展,完善海上风电产业链,鼓励海上风电 基地”。 平价政策引发 2020 年至今抢装潮。2020 年 1 月财政部、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 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 2022 年起新增海上风电项目不再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造成 2020 年至今 风电指标的抢装。

核心因素 2:从供需端来看: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用电负荷大,海风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近期沿海省份近期 出台多项海风规划政策超预期。

我国能源分布与需求呈现逆向关系,能源资源上如煤炭等北多南少,石油西富东贫,而东部沿海地区用电负荷则 巨大,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福建、浙江、山东、江苏和广东五个省份为主)的海风资源丰富,其建设发展可以 有效补充东南沿海持续增长的用电量需求和能源使用转型。根据文献《中国近海的风能资源》统计,从粤东到浙 江中部近海年平均风速达 8m/s,台湾海峡最大 8-9m/s,浙北到长江口 7-8m/s,江苏近海 6.5-7.5m/s,渤海和黄 海北部为 5.8-7.5m/s。根据海上风能资源普查成果,中国 5 到 25 米水深,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 2 亿 KW。50 米 水深 70 米高度的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 5 亿 KW。东南沿海海风资源具有能量效益高、发电效率好;湍流强度小、风切变小,受地形、气候影响小;受噪音、景观、电磁波的限制少;不占用土地资源等优点,也作为我国将大力 发展的可再生能源的必然选择。

核心因素 3:从成本端来看:海风产业链长,降价空间多;风场的规模化和风机的大型化,原材料整体企稳或下 降、大兆瓦、漂浮式、柔性直流输电等技术进步,都将有望带来海风建设成本的降低,从而促进平价推进,带动 需求端增长。

从海风的产业链来看,可以分为上游有关海风建设的测量勘探等专业服务、风机建设材料原材料商,风机各零部 件设备商;中游的风机整机组装和包括海缆在内的辅助设备商;及下游投资运营商们,包括投资、施工及后期运 营维护,较长的产业链,提供了更多的降价空间。

在建设成本中,一般包括风机设备、建安费用、塔筒、海缆及配套等,其中风机设备(45%)、建安费用(25%) 占主要,海缆及配套占据 8%左右,其中海缆不同于风机、叶片、塔筒等陆风、海风共有设备,为海上风电专属。 我国海上风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随着勘探设计、设备研发制造和工程建设运营经验的逐步积累提升情况下,造 价也在逐步下降,2010 年的单位 KW 造价在 23700 元/KW 左右,至 2022 年,以国华投资山东 500MW 海上风 电项目为例,中标价降低至 3828 元/KW。 随着我国海上风电向规模化、智慧化、定制化和大型化的方向发展, 风场的规模化效应、风机大型化降低单千瓦成本,都有望进一步带来降本增效。

2、海缆:竞争壁垒高、竞争格局稳定,龙头核心受益

海底电缆是用绝缘材料包裹的导线,敷设在海底用于连接各实体实现电信传输。在海上风电系统中包括:海上风 电机组通过 33 或 66KV 的海底电缆连接到海上变电站;海上变电站通过 132-220KV 的海底光电复合缆与陆 上变电站相连。海缆敷设主要包括电缆路由勘查清理、海缆敷设和冲埋保护三个阶段。

海缆是我们在海风产业链最看好的赛道,海缆由于其产品特性和产业链中的特殊地位,行业壁垒高,企业先发优 势明显,竞争格局稳定: 1)生产技术壁垒:具备生产高压海缆如 220KV 以上的制造商稀缺; 2)资格壁垒:生产资质及产品国际认证难度高,国内获资企业少; 3)生产设备壁垒:生产线复杂,技术要求高,投资成本大; 4)客户壁垒:客户对产品质量和稳定性的要求高,看重企业历史成绩,品牌依赖度高; 5)资金壁垒:生产线投资规模大,生产原料账期短,销售回款速度慢,需要自有资金维持经营,需要企业由较 强的融资能力; 6)地理壁垒:由于运输需求,海缆企业多需临靠港口。

3、储能:重点关注储能温控等配套设施企业

储能根据能量转换的不同方式可以分为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和其他储能方式,其中抽水蓄能为主导,电化学储 能发展迅速,成为关注重点: 物理储能: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蓄能和飞轮储能等,其中抽水蓄能具有容量大、度电成本低的特点,是目前 应用最多的物理储能方式; 电化学储能:包括锂离子电池储能、铅蓄电池储能和液流电池储能,其中锂离子电池循环特性好、响应速度快, 为电化学储能主流; 其他储能方式:包括超导储能和超级电容器储能等,目前制造成本较高、应用较少。

我国已成为为全球储能领先力量,发展空间大。在全球储能市场中,我国、美国和欧洲占据主导地位,分别占比 33%,30%和 23%。2021 年 4 月 21 日,我国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 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十四五”期间国内新型储能(除抽水蓄能外的新型电储能技术)将由商业化初期向规 模化发展转变。 根据 CNESA 的统计,截至 2020 年底,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 3.27GW,占据全国总 储能累计装机量的 9.2%,根据 CNESA 的预测,2025 年装机规模保守估计将达 30GW 以上,在理想场景下,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在“十四五”后期,电化学储能将再形成一轮高增长,到 2025 年装机规模有 望达到 55.9GW,带来 10-17 倍的市场成长空间。

五、云计算:受益于数字经济,逐步复苏,静待拐点

国家大力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通信尤其是云计算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底座有望迎来发展窗口期,虽然从短期 来看,受到上游缺芯、下游新应用尚未爆发等因素影响,云计算产业链历经一波调整,从长期来看,云计算产业 高成长趋势不变。

1)IDC:随着国家严查不合规机房,以及对于能耗的严格管控,IDC 行业供给端持续改善,大量不合规项目被 叫停,一线及周边核心地段大规模优质机房稀缺性逐步显著,从需求端来看,目前较为稳定,还未出现拐点,尚 需静待大流量应用的发展;

2)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交换机行业发展相对稳定,从去年三季度开始,交换机行业增速有所回暖,我们判断今 年仍将保持稳定增速增长;

3)光模块:北美云巨头今年资本开支预期仍将维持较快增长,其中脸书预期 22 年资本开支大幅提升,预计资 本支出将在 290 亿至 340 亿美元之间,另外光模块行业有望逐步进入到 800G 时代,但仍需重点观察 400G 价格竞争、硅光冲击等不利因素对行业的影响;

4)云视频:疫情培育了在线视频、在线办公等习惯,长期有望带动云视频行业发展。

云基建产业链历经一波调整期,结合上游芯片和云巨头资本开支情况进行分析,Aspeed 的管理芯片季度营收增 速逐步回暖,释放复苏迹象,国内云巨头资本开支增速由负转正,但百度投入力度较大,国外云巨头资本开支整 体实现较大幅度提升,在国家大力推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我们推测全球云产业链有望逐步迎来拐点,从长期来 看,云计算高成长趋势不变:

1)从上游芯片端来看:全球互联网企业服务器 BMC 管理芯片基本都采购自 Aspeed,管理芯片出货量变动一般 领先于服务器 1-2 个季度,Aspeed 月度营收从 2021 年 2 月份开始逐步改善,环比由负转正为 5.83%,同比维 持正增长水平,其中 8-9 月同比大幅提升至 49.53%、47.75%,10 月同比环比均大幅提升至 88.6%、16.3%, 11 月份同比依旧维持在 33.62%高水平,12 月环比由负转正实现 22%增长,同比增长 32%,2022 年 3 月同比 增长 66%,环比增长 30%。

2)从国内云巨头资本开支来看:国内三大云巨头阿里、腾讯、百度 2021Q1、2021Q2、2021Q3、2021Q4 整体 资本开支分别为 152.76 亿元、203.32 亿元、223.25 亿元、251.51 亿元,同比增长 44.43%、-14.28%、1.41%、 50.55%,从环比来看,2021Q4 继续保持了 12.66%的增长。其中,阿里、百度资本开支增长幅度较大: 阿里:阿里 2021 年 Q4 资本开支为 92.53 亿元,同比大增 90.04%,环比下滑 26.56%; 腾讯:腾讯 2021 年 Q4 资本开支为 116.61 亿元,同比增长 20.73%,环比大增 65.15%; 百度:百度 2021 年 Q4 资本开支为 42.37 亿元,同比大增 94.54% ,环比大增 59.05% 。

3)从海外云巨头资本开支来看:从北美五大云巨头资本开支来看,总体资本开支持续保持高增长,2021Q1、 2021Q2、2021Q3、2021Q4 整体资本开支分别为 288 亿美元、317 亿美元、349 亿美元、370 亿美元,同比增 长 39%、47%、36%、19%,从环比来看,2021Q4 继续保持了 6%的增长,从海外云巨头对未来的预期来看, 整体乐观: 亚马逊:继续投建 AZs。2021Q4 资本开支 165 亿美元,同比增长 25%,环比增长 11.5%; 谷歌:保持对谷歌云的投资步伐。2021Q4 资本开支 6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4%,环比略下滑,主要用于基础 设施特别服务器的投资,以支持谷歌服务和谷歌云的增长需求;

从云数据中心投资顺序来排列,依次是 IDC、网络设备及配套(交换机、路由器、光器件)、服务器,我们按照 投资占比来排列,依次是服务器、IDC、交换机、路由器、光模块、光纤连接器,占比分别为 69%、13%、8%、 2%、7%、0.3%。

我们用 5000 个机柜规模的数据中心为基础进行测算,总投资额约为 54 亿元,单机柜建设成本假设为 15 万,土 地价值假设为 1 亿元,单机柜可容纳 15 台服务器;组网架构为 Leaf-Spine 架构,Leaf/Spine 层收敛比为 1.5:1, 路由器/Spine 收敛比为 2.5:1;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使用的光模块分别为 25G、100G/400G、400G;服务 器至 Leaf 交换机使用 MPO-LC 跳线、Leaf 交换机至 Spine 交换机使用 MPO-MPO 跳线,远距离的 Spine 交换 机至路由器采用 LC-LC 跳线。

1) 服务器:我们假设 5000 个机柜可容纳 7.5 万台服务器,假设每台服务器单价在 5 万元,则在总投资占比为 69%,占据云基础设施投资的最大份额。 2) IDC:占据 13%的份额,IDC 投资中,土建装修投资占比 17%、供配电系统 47%、冷源空调暖通系统 15%。 3) 网络设备及配套:交换机占据 8%的份额,光模块占比 7%,光纤连接器占比 0.3%。随着数据中心迈入 400G 高速率时代,以及网络架构向叶脊架构转变,有望提升交换机和光器件需求。

云产业链受到上游缺芯、下游需求放缓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去年三季度开始回调,目前产业链公司大都处于相对 底部,随着上游芯片供应缓解、以元宇宙为代表的下游应用的逐步兴起,云产业链逐步回暖,建议关注重点关注 云产业链复苏性机会。云基建产业链主要由 IDC(数据中心,给 ICT 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场所)、网络设备及配 套(交换机、路由器、光模块、光器件、光纤光缆)、IT 设备(服务器、存储等)等组成,从投资时钟来看,一 般而言,由于 IDC 为重资产业务,建设周期长,所以云巨头一般在 IDC 上会投入持续稳定的资本开支,租用/自 建好 IDC 以后,开始根据业务需求布置整体网络,采购网络设备及配套设施,最后根据业务发展情况,有计划地 采购服务器并放置于 IDC 机柜内,最后在 IAAS 和 PAAS 层基础上发展云通信等应用。(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六、运营商:营收增速创新高,创新业务发展强劲,派息率持续提升

三大运营商 2021 年和 2022 年一季报业绩表现亮眼,收入增速创近年来新高,其中 5G 用户数和移动 ARPU 值持 续提升,聚焦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以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创新业务发展强劲。此外,运营商资本开支稳健 增长,成本压力有所缓解,重视股东回报,积极调整派息政策,持续提高派息率,我们认为 5G 数字经济时代, 运营商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

1、营收增速创新高,5G 用户持续增加,ARPU 逐渐提升

三大运营商相继发布 2021 年报,营收和利润均实现了近年来最高增长。2021 年,中国移动以最大营收规模实现 最快增长,营业收入达 8482.58 亿元,同比增长 10.44%,净利润达到 1159.37 亿元,同比增加 7.51%;中国联通 实现近五年最高营收 3278.54 亿元人民币,和最高同比增速 7.90%,实现近五年最高净利润 63.05 亿元,同比增 速为 14.20%;中国电信营收和利润均达近五年最高,实现双位数的增长,营收为 4341.59 亿元,同比增长 11.34%, 净利润为 259.52 亿元,实现中国电信近五年来最大增幅 24.44%。

中国移动:经营业绩全面向好,5G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数据显示,2022 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达 2273 亿元,同比 增长 14.6%;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 1938 亿元,同比增长 9.1%。截至 2022 年 3 月 21 日,移动客户达到 9.67 亿 户,其中 5G 套餐客户数迅速增长至 4.67 亿户,净增 0.8 亿户,渗透率为 48.29%。随着 5G 大规模投产,客户结 转及 5G 覆盖面将不断优化,网络运营及支撑成本将有较快增长,DICT 等信息服务业务的拓展,也将引发转型升 级资源的旺盛需求。

中国联通:全面发力数字经济主航道,经营态势稳中求进。2022 年第一季度的运营数据中,公司营收达 890 亿 元,同比增长 8.2%;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 812 亿元,同比增长 9.9% ;5G 套餐用户达到 1.71 亿户,推动移动服 务收入实现 419.86 亿元,同比提升 2.2%。同时,公司紧抓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大势,以 5G 应用新产品、新业 态、新模式助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中国电信:公司经营稳步提升,5G 网络用户渗透率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2 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达 1196 亿 元,同比增长 11.9%,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 1100 亿元,同比增长 9.9% 。从整体来看,中国电信的 5G 套餐累计 用户数为 2.11 亿户,净增 2295 万户,渗透率达到 55.5%。公司将继续以 A 股上市为契机,将“云改数转”战略 持续推进,丰富 5G 应用及权益体系,有效驱动移动用户规模和价值不断提升。

2、创新业务发展强劲,派息率持续提升

2021 年及 2022 年一季度,运营商在原有 5G 基础上持续加强 DICT 业务,同时大力发展各家云服务,加快数字化 转型步伐,创新业务增长强劲: 中国移动:聚焦重点行业,一体化推进“网+云+DICT”规模拓展,2021 年移动云实现收入 242 亿元,同比增长 114%;2021 年一季度,家庭宽带 ARPU 为 37.8 元,同比增长 5.3%,DCIT 业务总收入为 237 亿元,同比增长 50.9%。 中国联通:倾力打造“联接+感知+计算+智能”的算网一体化服务,推进新型数控中心体系,2021 年产业互联网 收入 548 亿元,同比增长 28.2%;2021 年一季度,联通云收入增长 114%,达到 91.2 亿元,大数据收入增长 54.1%,达到 9.72 亿元。 中国电信:打造综合智能场景解决方案,积极赋能数字化云改升级,2021 年实现云计算收入 279 亿元,同比增 长 102.17%;2021 年一季度,产业数字化收入达到 294.14 亿元,同比增长 23.2%。

新增连接大部分来自于高质量的中低速设备,有望推动物联网应用快速落地。中低速物联网未来将占据物联网总 体连接规模的 90%,覆盖范围广,目前业内已明确技术路线,NB-IoT 适配低速网络,承载功耗高敏感业务,LTECat.1 为中速率,适合低时延高敏感业务。因此中国移动联合 13 家合作伙伴共同发布《中低速物联网业务白皮书》,明 确在 NB-IoT 和 LTECat.1 的发力,其上半年新增的 1 亿连接大部分来自于中低速设备,为中低速物联网在垂直行 业应用落地打好基础,助力物联网行业加速发展。

3、三大运营商稳健进行资本开支,成本端压力有所缓解

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逐渐保持稳健走势,预计 2022 年资本开支(移动+电信)为 2782 亿元,同比增长 2.92%, 5G 投资 1440 亿元,同比下滑 5.26%,成本端压力逐步缓解: 中国移动:2021 年中国移动资本开支为 1836 亿元,同比增长 1.66%,预计 2022 年资本开支达 1852 亿元,同比 增长 0.87% ;2021 年 5G 投资额达到 1140 亿元,同比增长 11.22%,预计 2022 年 5G 投资 1100 亿元,同比下滑 3.51%; 中国联通:2021 年中国联通资本开支为 689 亿元,同比增长 1.94%;2021 年 5G 投资额为 340 亿元,同比减少 2.84%。联通 2022 年未披露资本开支投资预算,但由于与电信共建共享,我们推测 2022 年资本开支保持稳健走 势; 中国电信:2021 年中国电信资本开支为 867 亿元,同比增长 2.24%,预计 2022 年资本开支为 930 亿元,同比增 长 7.24%;2021 年 5G 投资额为 380 亿元,同比减少 3.06%,预计 2022 年 5G 投资额为 340 亿元,同比减少 10.5%。

4、重视股东回报,积极调整派息政策,持续提高派息率

三大运营商重视股东回报,相继调整派息政策,未来派息率有望继续提升: 中国移动近五年每年现金分红超人民币 550 亿元,平均派息率超过 50%,2021 年分红超 700 亿,派息率突破 60%。 公司决定 2021 年起三年内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逐步提升至当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的 70%以上,力争为股东创 造更大价值; 中国电信近五年派息率稳定在 40%以上,2021 年中国电信派息率得到显著提升,由 2020 年的 40.47%提升至近 60%;公司董事会同意 2021 年度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年度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的 60%,A 股发行上市 后三年内,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逐步提升至当年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的 70%以上,同时调整派息安排,自 2022 年起宣派中期股息; 中国联通近五年派息率较为稳定,2021 年派息率由 36.95%提升至 42.49%,未来公司将继续努力提升盈利能力和 股东回报。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