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手脱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同手气好手脱皮修复霜保质期

在严寒的冬季有一部分人群会出现手部脱皮的情况,甚至会导致发痒、皲裂以及干燥,这样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以及心情,到底是什么引起的手脱皮。

引起手脱皮的原因都有哪些?

1、手

当患上手癣时会让手出现掉皮的情况,传染性很强,容易传染到双手并且伴有明显的瘙痒感,同时手掌上也会出现红斑。手癣主要是因为受到了真菌感染所引起的,传染性很强,甚至会传染到其他的部位。

2、皮肤的新陈代谢

皮肤也会存在新陈代谢,总是有新的皮肤细胞来替代老化的细胞,但是掉皮的面积不是很大,而且不痛不痒,这属于正常的皮肤代谢功能,不必过于担心。少接触过冷或者过热的物品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并且及时涂抹上护手霜。

3、缺乏维生

维生素a能够有效的保护皮肤表层,当缺乏维生素a及维生素b时,就会引起皮肤的炎症,最终导致皮肤瘙痒干燥以及脱皮。另外所摄入的营养元素不均衡时也会引起手脚脱皮比如大量挑食偏食,平时不喜欢吃蔬菜以及水果,要及时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全面的摄入营养。

4、接触刺激性的化学品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难免会触摸一些刺激性的化妆品,比如洗洁精、洗衣粉及香皂等,如果长时间大量接触的话,会破坏皮肤最外层的保护层,从而引起皮肤问题。尽量不要让手部的皮肤受到伤害,不要接触一些化学产品,做好手部的保护工作,洗碗或者洗衣服的时候尽量戴上手套,做完家务之后及时涂抹护手霜。

5、气候所引起的

严寒的冬季天气比较干燥,容易引起手脱皮,天气干燥时皮肤里面的水分流失也会增多,从而引起干燥及脱皮。这情况不用担心,只要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持皮肤处于保持状态即可。

温馨提示

淘宝网手脱皮期间应该减少洗手的频率,每次洗完手之后应该及时擦干并且涂抹上护手霜,尽量少使用一些碱性比较大的香皂以及肥皂来洗手洗衣服或者刷碗的时候尽量戴上手套。多为身体补充维生素a,因为维生素a能够保护皮肤表层大量缺乏的话,会引起皮肤的脱皮及干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主要有牛奶、蛋黄以及鱼类等。

 

这个春节,年轻人太难了。

文 | 宋思宇 视觉 | 黎日狗 韩凤兰

编辑 | 星煮

“我太难了”被《咬文嚼字》编辑部评为2019年十大流行语之一,其出自“快手”视频网站上某主播的视频,表达着人们在生活压力下的焦虑感和无力感。

2020年的农历新年,是近8年来最早的一次,早在春节假期前,许多年轻人就发出了“这个春节,我太难了”的感叹。

向左滑动

(别人家的孩子 —> 我)

小时候,对过年的印象是吃糖果、放爆竹、收红包。长大后的过年,对于夹杂在家庭和工作压力之间的年轻人来说,从年前到年后,天天都是难关。

在疫情防控的形势下,今年的春节,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从春运抢票,到年前大扫除,好不容易休息一下拿起手机,又要担任起“家庭新闻播报官”的角色,转发新闻、劝阻聚会、科普辟谣。 人在春节,身不由己。

向左滑动

(别人家的孩子 —> 我)

“我正在抢到××的火车票”

对于许多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想要回家,必须经历“春运”这道难关。

“春运”被称为“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我国每年的春运客运总量维持在30亿人次左右。高峰时期,12306官网购票页面日访问量超过1600亿次,每秒售票超出1000张,而这1000张票中却常常没有你。

“年年都收藏抢票攻略,但年年攻略都与我无关。”

“连续十三天早起的第一件事是打开购票软件,第十三天了,候补票仍然没有兑现成功。”

“抢到了回来的票,没有抢到回去的票,果然,还是工作更爱我。”

提前订好闹钟,守在手机前,点开抢票界面,刷新进入候补状态。翻出自己去年的小板凳,几经中转,一路“站票”回家,“春运”抢票,最重要的就是参与的仪式感,要是哪一年回家的车票买得顺顺利利,这个“年味”好像就差了点什么。

向左滑动

(别人家的孩子 —> 我)

“花钱才叫过年”

“这是我春节前买的最后一件衣服”、“这是我春节前最后一次网购”……随着春节的临近,这些目标全部失效,大家都是参与过“双十一”千亿项目的年轻人,春节期间当然不能输。

生鲜蔬菜填满冰箱、养生神器孝敬父母、电子产品犒劳自己,线上购物的发展,更是让这笔钱,花得越来越快,越来越方便。瓜子、砂糖桔等“国民年货”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味蕾需求,车厘子等网红商品纷纷被列入了年货清单中。

据京东到家发布的《2019年中国年货消费报告》显示,与2018年相比,2019年年货消费金额增长37%,70后、80后是这笔消费中的绝对主力军。只有花得足够多,这个年的“年味”才会够。

买年货,只是春节假期消费的开始。今年春节,口罩、酒精棉片、消毒洗手液等物品也纷纷加入了年轻人的购物车。1月19日至22日期间,京东平台的口罩累计销售量便已超过1.26亿只。

年轻人一边努力分清“医用口罩”、“医用护理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一边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障”买着单。

发红包是春节的另一大开支。年轻人不仅过了收红包的年龄,已经工作了的年轻人更是要给长辈红包,以表孝心,给晚辈红包,送出自己的祝福。

同龄人的红包,当然也少不了。微信,成为了年轻人发红包的另一个主战场。

据微信官方统计,2019年春节期间,共8.23亿人收发微信红包。能用红包送出的祝福,就不要用话语来表达。想要对好友们送出最真诚地祝福,就要发出最真实地红包。

试图通过抢红包来弥补春节花销?来玩几轮手气王接力游戏,打破你这种幻想。连续抢了几轮手气王洋洋得意的你,往往成为了全群中“损失”最大的那一个,只能安慰自己,无论如何,今晚我也是全群“最幸运的崽”。

“口罩一戴,福气常在”

曾经,60后、70后有多么努力劝年轻人不要熬夜,这个春节,80后、90后就有多么努力劝父母少出门、戴口罩。

及时转发相关新闻向父母介绍新型肺炎的起因及发展现状;利用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在家庭群中号召取消聚餐、网络拜年;面对父母“我就再出去打最后一天麻将”的许诺,鼓足勇气,喊出“你要出去我就举报”。

“口罩只有出门和进门时看见我才戴,仿佛看见了曾经假期在家写作业的自己。”

“以前公众号不管发什么他们都信,现在公众号让戴口罩,他们竟然不信了。”

“我和爸妈说,口罩是有保质期的,不戴就浪费了。”

信息轰炸、假装生气、红包利诱……有的年轻人甚至和父母做起了交易,只要你肯戴口罩,我就同意穿秋裤。

“我已经准备开始看书了”

一部手机、一个wifi,你能在房间待多久?

曾经回答“我可以一直不出门”的年轻人,这个春节纷纷被打了脸。

数地板、数干果包,有的人甚至将目光投向了家里的米缸和白糖罐;答问卷、发照片,在几轮好友的艾特下,无数年轻人在朋友圈找到了当年“QQ空间”的感觉;晚上实在睡不着,就与几千万网友一起给“火神山”、“雷神山”当一当“云监工”,看看“叉酱”、“铲酱”有没有认真工作。

“一年没有拼完的拼图,三天就被我给拼完了。”

“因为无聊,我向我妈坦白了之前逃过几次课、喝了几次酒、撕了几次没考好的卷纸,现在再也不无聊了。”

“玩‘吃鸡’游戏专门往人多的地方冲,真的太久没有见到人了。”

“春节让我明白,手机也会玩到腻,小说、电视剧,看多了也会不好看。”

当“宅”成为了春节假期的正确打开方式,年轻人才发现,真正宅起来,自己连“再无聊也绝不看书”的底线都要突破了。

向左滑动

(别人家的孩子 —> 我)

“几点了还不起?天天就知道玩手机”

对于大多数的年轻人来说,晚上熬夜刷个剧,第二天睡到中午十二点,起床之后点个外卖,才是理想的假期打开方式。

然而,想要在春节期间睡到中午十二点?显然不存在。

起晚被骂、睡晚被骂、坐在沙发被骂、躺在床上被骂……,许多年轻人感叹,“第N天了,我妈骂我竟然还没有重样。”

“早上八点,是‘你怎么还在睡?’;晚上八点,是‘你怎么还不睡?’,新的一年,从养生开始。”

“拿起手机时,说我一天天就知道玩手机,放下手机时,又教育我不要不懂社交,连个朋友都没有。”

“在床上趴着,被说长床上了;在沙发上坐着,说我把沙发都坐塌了;在客厅走圈,让我不要晃得她头晕。”

“第一天,妈妈说‘想吃什么菜就说’,第二天,‘以后要慢慢学着自己做’;第三天,就变成了‘这么大了连个饭都不会做’。”

在家略显单调的假期,让许多年轻人成为了父母的火力集中区。哪怕你坚持主动帮忙、在家里陪父母跳广场舞、早睡早起,换来的评价也不过是“这次回来可比上次强了点,就是不知道下次回来又是什么样了。”

向左滑动

(别人家的孩子 —> 我)

“我是一个词库匮乏的祝福机”

即使宅在家里,网络一线牵,春节期间任务式打卡拜年,也是年轻人跨不过的“坎”。

网络一连,摄像头一开,一边在脑海中回忆着“爸爸的哥哥叫伯伯”的童谣,一边将自己调整至笑容模式,活力满满、喜气洋洋地说出祝福语。

一不小心叫错了亲戚的称呼,只能听着“这孩子这么几年不见,就不认识了,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的话语,用微笑表示愧疚,偶尔听见“这几年肯定又长高了”的夸奖,也要点头表示认同。

在群聊中被艾特出来说祝福,脑海中浮现的只有小时候每年必定表演的“从一到十”送祝福的才艺,最后千言万语,化作了一句“祝大家新年快乐”。

面对父母“这孩子连吉利话都不会说”的教育,只能安慰自己,与在摄像头前唱歌跳舞表演才艺的弟弟妹妹相比,自己的待遇还算不错。

向左滑动

(别人家的孩子 —> 我)

“工资多少?房子买没?谈朋友没?”

亲戚拷问,是许多年轻人心中春节最难的一关。这个春节,虽然躲过了亲戚们的当面拷问,但线上问答,也是免不了的。

“工作、房子、对象”的拷问三连,各个都堪称是送命题。

“几点上班、几点下班、工资多少、具体做什么、以后什么打算,我的工作总结都没有写这么详细。”

“面对有没有男朋友的提问,我只能向大家热情介绍我的爱豆。”

“上学时,问成绩,毕业了,问工作,工作不错就催结婚,结婚以后,催孩子,等自己的孩子开始上学,就可以问成绩了。”

面对亲戚们对自己人生善意的规划,年轻人也要秉承着“大过年的”的原则,交替运用“表示认同、乖巧的表情包”作为回答。

在一线城市工作被说压力太大不值得,回到家乡,又被说前景不好、不求上进,让人只想在心中呐喊“谢谢大家的关心,但大家的爱我有些承受不住。”

每一个年轻人都是收拾好焦虑的情绪,抱着“报喜不报忧”的心态回的家,然而在一轮轮亲切询问后,堆积已久的焦虑瞬时崩塌。

向左滑动

(别人家的孩子 —> 我)

“带着弟弟妹妹玩一会儿”

带着弟弟妹妹一起玩游戏、写作业,成为了不少年轻人今年过年的主题词。

紧追其后担心他们摔到磕到,看着刚坐下来的他们一伸手就推倒了自己拼了许久的模型,只能默默计算着重新拼装的时间。

看到“中小学生网络开学”的消息,暗自庆幸终于可以休息。直播一开,竟然发现,自己竟然读不懂小学三年级的数学题。

好不容易遇见了一个高冷的小孩子,心里想着各玩各的相安无事也挺好,就听见了她和朋友说“我和一个二十几岁的阿姨在一起”瞬间石化。

向左滑动

(别人家的孩子 —> 我)

“春节吃七天,夏日三行泪”

吃,是对春节节日氛围最大的尊重。春节吃七天,夏日三行泪。今年春节,因为宅在家里防范疫情,以及假期的延长,更是让年轻人的体重到达了一个个新高峰。

穿着宽松的睡衣,对自己体重的增长没有了概念;在床上躺累了,进厨房煮点东西,运动一下……,许多人辛辛苦苦控制饮食,减肥半年,努力成果在春节假期全都化为泡影。

“体重不重要,安全最重要。”

“春节前后,自己最大的变化只有体重。”

“我更担心过几天能出门后,疯狂进食火锅、麻辣烫、烧烤、奶茶……的自己。”

零食一直是春节体重的主要威慑力。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零食销售量位居年货排行榜第三,高热量的薯片霸居排行榜第一名,咸味零食和甜味零食竞争激烈。

这个春节,零食的消耗更是成倍地增长。手机玩累了,吃个零食休息一下;看电影打游戏时,吃个零食营造一下氛围……想要在春节不长胖真的太难了,但是没关系,你还有一年的时间去减肥。

看完以上的总结,有没有让你心里微微一颤。其实,春节固然对年轻人来说“难关”重重,但也不要觉得一种负担,与家人一起团团圆圆,正是这个年的意义所在。

年前父母一次次电话的询问,家里早已填满的冰箱,提前许久就整理好的房间,车未到站就已在厨房开始忙碌的家人……都在暗示着,这个春节有人在等着你回家。

趁着难得的在家休息的时间,与家人坐在一起,看看电视,聊聊家常。听父母讲讲这一年家里的变化,教父母几个最近流行的新软件,约上许久未见的儿时好友,在线上打打游戏,吐吐槽。

在亲人和朋友的陪伴下,放下一年的压力和疲惫,享受与亲人朋友相聚的假期,调整心态,一起迎接新的一年。毕竟,只有休息好了,新的一年才会有力气出发。

来源|南都周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