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达芙妮女鞋直播间 达芙妮女鞋正品清仓正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达芙妮女鞋直播间,以及达芙妮女鞋正品清仓正版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女鞋之王”达芙妮还能焕发第二春吗?

2020年3月25日,达芙妮国际控股2020年业绩公告披露,公司实现收入3.64亿港元,同比下降83%;股东应占年度亏损2.42亿港元,同比收窄77%。

2020年,疫情“黑天鹅”突如其来,达芙妮决定关闭所有线下店铺,主营业务调整为品牌运营和电商。

2020年,达芙妮的品牌业务、电商业务分别实现收入2.1港元、1.48港元,同比分别下降89%、31%。公司业绩不振,股价也受到拖累,相比历史上的最高峰,达芙妮股价累计暴跌98%,公司总市值也从巅峰时期的190亿港元跌至仅剩3.5亿港元。

鼎盛时期,达芙妮在中国开了6881家门店,市占率一度接近20%,当时中国每卖出5双女鞋,就有一双来自于达芙妮。对许多80后女性而言,达芙妮曾是她们的青春记忆。达芙妮的溃败令人唏嘘,曾经火遍中国大江南北的“女鞋之王”,为何会沦落至此呢?

一、“制鞋世家”的内地淘金史

1990年,预见于中国内地女鞋市场的庞大潜力,香港永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在内地创建了自有品牌“达芙妮”,创始人张文仪出生制鞋世家,又将香港代表着前卫和时尚的设计理念引入品牌,达芙妮成了内地年轻人的心头爱。

现时,“达芙妮”分为“D18”及“D28”两大系列,目标顾客分别为15至30岁及20至45岁之间的女性。面对15-30岁的女性消费群体,达芙妮签下当时最火的女团SHE做代言人,拍摄了一组一年四季的宣传大片,SHE还专门为达芙妮创作了一首歌曲《月桂女神》。

面对20-45岁的女性消费群体,达芙妮选定的代言人是刘若英,一向以知性美著称的刘若英,更受20-45岁成熟女性的欢迎。

较为清晰的品牌定位,加上中国线下零售连锁发展的浪潮,达芙妮在全国各地开设直营门店,并通过加盟模式持续扩张规模。2012年,达芙妮进入最鼎盛时期,在全国各地的门店数量多达6881家,公司总市值突破190亿港元。

二、“轻奢”达芙妮?

淘宝网达芙妮的“滑铁卢”始于电商战略的布局失误。2010年前后,电商行业的崛起,长期倚重线下门店的达芙妮面临着如何“上线”的抉择。不同于其他传统品牌拥抱电商巨头的做法,达芙妮计划自建专属电商平台。

2010年,达芙妮出资3000万投资“耀点100”,为此不惜关闭京东、好乐买等众多优质分销渠道。冒然跨界自建商城,耀点100几乎没有胜算,在电商混战中败下阵来,达芙妮也随之一蹶不振,并于2015年陷入10年来的首次亏损。

风雨飘摇的达芙妮病急乱投医,想要快速拉回年轻消费人群的好感,挽救措施先是靠娱乐造势,达芙妮投资了娱乐节目《蜜蜂少女队》,还和日本某出版社创办了少女时尚杂志《vivi美眉》,但并没有掀起多少波浪。

2017年,达芙妮“二代CEO”张智凯接班,他关闭了效益不好的店面,将品牌重新定义为“轻奢风”,改了品牌logo,将目光对准90后等年轻消费群体。开始玩跨界,与美国时尚品牌开幕式(OPENING CEREMONY)合作,并联合周笔畅和迪士尼,推出了跨界系列产品。

但战胜了所有对手的达芙妮,看来终归是难以战胜时代,所有的变革都收效甚微,想要重构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实在是难上加难。达芙妮的另一位高管后期反思到:“达芙妮没办法完全成为一个时尚品牌,他的历史品牌价值还是有性价比的大众女鞋,市场没办法完全推翻”。

三、“女鞋之王”达芙妮还能焕发第二春吗?

运动鞋、休闲鞋等鞋品涌入挤压了女单鞋的市场,在当下市场饱和、风格细分、电商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品牌女鞋单纯走规模化、拼产能、降成本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行不通。除了达芙妮,其它传统女鞋品牌如百丽、千百度及星期六等都陷入了战略的迷思中。

在行业一片哀鸿遍野的态势下,有两个女鞋品牌却逆势崛起,大东和卓诗尼,他们在中国三四五线城市,以低价快时尚的策略撕开了一道竞争的口子,目前大东在全国开设了9000多家门店,一年能卖出1亿双。

这个时代,没有定位的企业就像是沧海洪流中一艘没有方向的船,只会随波浮沉,很难到达彼岸。达芙妮则是一艘没有方向的巨轮,巨轮转身慢,但也有转过来的,此前安踏、李宁、波司登等品牌也都经历过滑铁卢,但他们都依靠战略定位的力量蝶变新生。

曾经的“女鞋之王”达芙妮是就此一蹶不振,还是能有机会重回正轨,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从何时不再买达芙妮?降价清仓也挽救不了人心,曾经鞋王怎么了?

说到达芙妮这个品牌,估计不少80后90后都很熟悉

小编就经历了达芙妮的辉煌时代,几乎身边每一个朋友都至少拥有一双达芙妮的鞋子

刘诗诗、SHE、刘若英都为这个品牌代言过

在当时也是时尚品牌的代名词,也被称为“女鞋王”,收获了一票粉丝

但不知道从何时起,身边的达芙妮店铺逐渐的在消失

据数据统计,2019年几乎每天都会关闭6家店铺

甚至连股票也曾呈现跳崖式的衰落,很多人好奇曾经的一代鞋王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说衰败之前,咱们要先来看看达芙妮为什么辉煌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市场经济还没如今这么丰富

而以都市丽人为主打的达芙妮以超前的时尚观念吸引了很多人的瞩目

再加上一些明星效应以及促销手段,达芙妮宛如一种快时尚品牌般在各大步行街上出现

最一开始达芙妮走的就不是高端路线,也让很多女孩在爱美的道路上有了新的方向

但时隔多年,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快速,但达芙妮的品牌却还在保持老路子

这也是它衰败的一个原因,而且品牌连一个拿出手的单品都没有

咱们拿BURBERRY这个国际时尚品牌来举例,这个品牌矗立了百年不败

首先是它的足够经典上,独特的风衣设计,以及高端的品质效果让很多人喜欢的不行

所以BURBERRY从不会降价,而且这么多年一直保持着自己经典款式的坚持

也是品牌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所以一说BURBERRY我们都能够想到它的经典元素

在来看看达芙妮,你能够想到它家的经典款式是什么?

根本想不到,因为它家所有的鞋子与衣服都能够看到其他品牌的影子

就如这些新品鞋款,这双马丁靴似乎哪个品牌都有类似的

这双高帮鞋的上端,好像是Gucci的花纹改造的

只不过将双G图案替换成了DA罢了

Gucci的经典小皮鞋,大概改了一下造型就称为达芙妮的设计

所以说,本身没有什么设计感,只会效仿他人,只会拉低自身格调

反而让人觉得穿了一双假货在街头,在如今越来越多时尚潮流大潮下,这种模式并不能够俘获人心

而且如今一说达芙妮,众人就能够跟清仓、亏本、廉价挂钩

因为它总是在打折,可以在90年代时尚观念比较符合低端人群

但时间一场这种模式就会直接降低自身格调,直接沦落为低端品牌

总给人一种清仓处理大甩卖的地摊货的既视感

所以如今大家都会觉得去达芙妮花钱买假货的感觉

由于恶性循环的原因,让它们本身质量上也越来也差,失却了不少客户

除非达芙妮重新改写自身品牌的运营模式和时尚理念

否则在如今时尚的浪潮下,达芙妮可就不仅仅是一天关6家店的事情了!

实体店清仓 达芙妮“断腕”难解窘境

实体店清仓 达芙妮“断腕”难解窘境

曾经店铺遍地开花的大众鞋王达芙妮关店潮仍未结束,而这一次开始在一线城市蔓延。日前,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达芙妮位于京城大型商超的部分店面都在清仓撤店。

作为成立近30年的女鞋品牌,达芙妮曾创造了一年卖出5000万双女鞋的业绩,占据了将近20%的市场份额。如今达芙妮恐怕也未能预料,亏损、关店只在一夕之间。面对持续亏损,达芙妮也曾考虑向电商化转型,但是效果甚微,关闭实体店成为自救的方式之一,但如何打破经营僵局仍是达芙妮难以回避的难题。

再现撤店10家以上

事实上,达芙妮的关店潮开始已久,只不过这一次,达芙妮关闭的店面集中在了一线城市商超。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近日位于北京中关村食宝街的达芙妮店面已开始了清仓活动,门店前贴出了撤店清仓的字样,店内产品享受两件120元等折扣。

虽然在其他商超内达芙妮的店面并未贴出撤店的字样,但打出的优惠与中关村店的优惠几乎一样,部分商品享有两件120元,凉鞋单价69-79元,秋季款139元等折扣。一位达芙妮销售人员表示,目前还没有收到明确撤店时间的通知,但店内已停止进货,上架摆放的鞋为店面内全部库存,消化完库存就会撤店。

搜索达芙妮门店情况时,北京商报记者发现达芙妮位于北京地区有23家店铺,但部分位于购物商场的店铺在高德地图中显示为服务状态未核实,走访时可以发现该店铺已经关闭。对此,达芙妮客服人员表示,此类店铺上一季度未在总部登记经营状态,所以无法查询相关信息。

据一位达芙妮销售人员透露,下半年位于大部分商超内的达芙妮都会关店,只留下收益较好的街边店。

然而,街边实体店的状况也并不理想。上述销售人员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位于北京新街口的街边店被房东赔付违约金后被迫撤店,具体原因可能与租金有关。

北京商报记者就渠道关闭问题邮件采访了达芙妮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

对此,在纺织服装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认为,达芙妮撤场与租金上涨和达芙妮自身规划有关,实体店生意已成为压倒达芙妮的一根稻草。

产品打上“廉价”标签

达芙妮大规模撤店无疑与其连年亏损的业绩有关。曾经的大众“鞋王”凭借线下渠道的优势,在2003-2013年的十年间,达芙妮的总店铺数由739家发展到了6702家。2012年,达芙妮门店数量达到峰值,共有各种品牌店铺6881间,营业收入高达105.29亿港元,同比增长100%。

然而,2012年以后,达芙妮的业绩开始恶化,2015年出现了首次亏损。2015年达芙妮营业额为83.79亿港元,经营亏损4.97亿港元,股东应占亏损3.79亿港元。在此之后的三年,达芙妮开始持续亏损。2016年,达芙妮营收65.02亿港元,经营亏损8.19亿港元;2017年营收52.11亿港元,经营亏损6.89亿港元;2018年营收41.27亿港元,经营亏损7.87亿港元。

为了收缩成本,达芙妮从2015年起开始大面积关店。年报数据显示,2015-2017年,达芙妮分别净关店805家、1030家、1009家。到2018年底时达芙妮核心品牌门店只剩2648家,与巅峰时期相比不足一半。

随着同业品牌竞争加剧,达芙妮的路越来越不好走。与其他品牌定位不同,达芙妮的定位是大众流行。达芙妮产品缺乏创新,逐渐脱离了消费者的审美,库存也居高不下。达芙妮销售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正是产品的老化、电商发展的不足,导致达芙妮的库存周期延长,而鞋子卖不出去,积压了大量库存,又开始搞打折促销,因此又增加了一个“廉价”的标签。

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达芙妮走到如今的境地,除了行业不景气外,更多的是没有跟上市场变化、故步自封,大量关店短期内或许能够挽救达芙妮的库存和业绩,但长期来看形势不容乐观。

转身路在何方

面对连续恶化的业绩,除了批量关店外,达芙妮也曾尝试转型。早在2006年时,达芙妮就开始接触电商业务,2009年成立专门的电子商务公司。2010年,达芙妮计划与百度共建电商平台“耀点100”。但 “耀点100”项目以失败告终,达芙妮一年内连续两位电商主管离职,电商业务一度停滞。直到现在,达芙妮在天猫上的销量依然不乐观,天猫官方旗舰店页面显示,销量最好的2019年春季单鞋只有747人付款。而热风天猫官方旗舰店销量最好的产品有6579人付款,千枫官方旗舰店中销量最好的夏季新款女鞋超过1.3万人付款。

在渠道方面,除了加速关闭经营亏损的门店以外,达芙妮还计划将实体店由街边门店和大卖场向购物中心转移。北京商报记者就渠道改良的问题邮件采访了达芙妮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

在2018年年报中,达芙妮将业绩恶化导致的加速关店,归结于经济发展放缓、贸易环境恶化,并指出将继续加速关闭亏损门店,严格管理库存,并在设计等方面进行产品升级。不过,眼下的问题是,高库存、低毛利成为达芙妮经营中绕不开的问题。

程伟雄认为,在达芙妮从街边店和大卖场向购物中心渗透的过程中,由于试错产生的库存无法避免,可能会提高试错成本,甚至带来新一轮的库存增多。而对于销售人员来说,“不挣钱”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

达芙妮销售人员也坦诚,达芙妮目前产品定位低端、定价过低,即便是新品上市也只是定价在100-200元之间,与商场中其他定价高的品牌相比,达芙妮过于廉价导致销量过少,利润也就少得可怜。北京商报记者在商超内发现,正是达芙妮自掉身价,定位低端,逐渐脱离了消费者的审美,销量反而受到影响。

同时,达芙妮再次遭到了大股东Wellington Management Group LLP的减持,减持后Wellington Management Group LLP的持股数目比例由8.97%降至5.77%。

面对重资产的商业模式以及新零售带来的冲击,达芙妮又将何去何从?宋清辉认为,在错失了电商化的最佳时机后,如今消费者和投资者正在对达芙妮逐渐失去信心,而除了加速变革经营模式外,目前达芙妮别无他法。

(责任编辑:张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