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三星手机助手与淘宝网老人手机电信

 

想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玩机技巧、数码评测、科普深扒,可以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的头条号:雷科技

———————————–

近两年,AI助手已经成为了各大厂商旗舰机的主推卖点之一。苹果Siri虽然知名度最高,但因为体验不佳一直饱受用户诟病,而隔壁安卓阵营则是百花齐放,让人眼花缭乱,无从选择。今天,JQ君选择了小米小爱同学、三星Bixby以及vivo刚刚推出的Jovi,为大家做了一个深度的对比测试。

本次测试所使用的机型分别为小米8、vivo NEX旗舰版和三星Galaxy Note8,共分为设备控制和功能调用、第三方应用支持和对话和搜索能力共3个环节。每轮环节各机型均有测试成绩,满分为5分。

Round 1:设备控制和功能调用

Jovi:3.5分

Bixby:4分

小爱同学:3分

在最基本的调节亮度方面,小爱同学和Jovi除了显示反馈外,还会在对话框中加入音量条,相对比较直观。Bixby则是直接将整个界面跳转到设置中,这一点有点不够人性化。

当这3位AI助手接收到“打开手电筒”的命令时,都能迅速的将背后的闪光灯打开,不同之处是小爱同学还提供了开关,用户无需再命令“关闭手电筒”,比较便捷。

不少人每天出门前比较关心天气。在通过语音询问天气方面,Jovi和Bixby都是描述+每小时走势的形式,小爱则是描述+最高/最低气温。描述用词上,Bixby偏正经,Jovi和小爱会提示“非常热”、“挺热的”,更有温度,相对而言Jovi比较完整。

看完天气,接着再想看看今天发生的大事。在接收到“我想看最新的新闻”命令时,Jovi会引入腾讯新闻源,逐个朗读标题,并支持分组切换;Bixby调出内置的视频APP,直接跳转到“新闻”频道;小爱同学则是打开浏览器切换到“资讯”选项卡。

而在一些深度设置中,Bixby的表现则最为突出。比如下面“将息屏/屏幕关闭时间调整为10分钟”,小爱同学听成清空后台,jovi只支持跳转到相关设置界面,而Bixby在跳转界面的同时,也将息屏时间更改完毕。

接下来命令“帮我打开最近收到的一条短信”,Jovi显示“没找到相关短信”,小爱同学直接跳转到浏览器搜索界面,而Bixby则成功跳转到最新短信并朗读。

“在相册中打开最新的照片”命令,本意是通过调用内置相册来打开一张最近添加的图片,这点也是只有Bixby做到了。Jovi回复的是百度图片搜索“相册”的结果,小爱同学则是默默打开相册搜索功能,并输入关键字“最新”。

Round 2:第三方应用支持

Jovi:4分

Bixby:4分

小爱同学:4分

首先是发微信红包并备注,三者表现都还不错,不过Bixby和小爱同学会问一句是否确认要发,比较保险,如果回复“取消”,红包就会撤销。

微博方面,目前只有Bixby支持自动刷新微博和用语音发布微博,另外两个只支持打开微博,这里用的命令分别是“帮我刷微博”和“发微博,今天很开心”。

用QQ音乐播放歌曲,三者都支持搜索歌名并播放,不过小爱同学在数字方面偏好中文,所以可能会存在无法播放的情况。Jovi表现最好,会自动弹开播放控制界面。

用腾讯视频播放某部电视剧或电影、查看最近的淘宝订单,三者表现基本相当,都没有太大问题。

一个比较意外的状况是,在测试高德地图导航的时候,Jovi提示版本不支持,要等待高德下次更新版本。Bixby是直接跳转至驾车路线,而小爱则让用户选择具体的地点并自动开启导航。

Round 3:对话和搜索能力

Jovi:4分

Bixby:4.5分

小爱同学:4分

最后测试的是这3位AI助手的智能性,也就是对话和信息检索能力。Jovi、Bixby和小爱同学都支持语音对话,但Bixby的声音更贴近真人,一些语调读的颇为自然,另外两位声音略显机械生硬。虽然它们都支持说笑话,不过都没能戳中JQ君的笑点。

信息检索和词语查询的处理上,三者都是将百度百科的内容截取过来,不同的是小爱同学还会配一张图。

当问及“你爸爸是谁”,Jovi直言爸爸是“一个院士”,Bixby称是“一群勇于创新的聪明人”,小爱同学回答最模糊,“不管是谁都一定是可爱的存在”。

再来看看AI助手打广告的能力,JQ君分别询问vivo NEX、三星S9和小米8怎么样,Jovi的回答比较客观,Bixby和小爱同学的回复比较“功利”。

JQ君再分别问Jovi、Bixby和小爱同学,OPPO手机、苹果手机和魅族手机怎么样,三者回答基本统一口径:友商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我们家的手机很不错。

在三轮测试下来,总体而言这三款AI助手的表现都基本令人满意,无论是智能性还是实用性都可圈可点。不过如果非要选出一款表现最突出的,JQ君还是认为Bixby最好用,另外两款在细节的打磨上还有一定的进步空间。话说回来,你更喜欢哪款AI助手呢?

——————

随时随地都能闭口,这个小东西居然这么强大!

点击“了解更多”,立刻带回家!

 

 

去年,我们帮助老年人逾越“数字鸿沟”,今年,我们关注智能化时代下的老年人消费,教老人网购如何“避坑”。2021年重阳节,华商报联合陕西白金拾光老年大学推出帮老人网购“避坑”系列报道,帮老人实现安全网购。

科技改变生活,也改变着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华商报调查发现,98%的老人会使用手机上网,84%的老人会进行网购,便宜、方便是老人网购的主要原因。网购带给老人方便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和不良商家可乘之机,39%的老人都表示网购时有过受骗经历,每年花费几千元进行网购,不知名网购平台推送的“物美价廉”的东西买回来却成了闲置品,让老人陷入“剁手”的后悔中。

调查篇——

98%的老人会使用手机上网 用手机网购的老人占比达92%

近日,华商报联合陕西白金拾光老年大学发起老年人网购的调查,调查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共有1671人参与调查,其中线上1566人、线下105人。参与调查的老年人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为80%,每月可支配资金在1000元以上的有近70%。

从问卷结果可以看出,98%的老年人会使用手机上网,84%的老人会进行网购,用手机网购的老人占比达92%,两者都可熟练使用的老人占比为7%。

走访中,大部分老年人网购都是因为“图方便、图便宜”,“同样的东西,实体店大都比较贵。”68岁的刘女士说,老年人退休工资少,买东西自然也会考虑价格,网购的价格低,也不用四处奔走,对于老年人比较友好。

“我眼睛不好,网购费时间也费眼睛,所以我从来不网购。”75岁的陈女士说,怕伤眼睛是不网购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年纪大不会使用网购平台、担心绑定银行卡有风险、担心网购质量无法鉴别等也是部分老年人不网购的原因。

老年人网购最多的是生活用品 8成以上单价不超过500元

在网购平台的选择上,和年轻人并没有太多不同,老年人网购选择淘宝、天猫、京东等综合性平台的占比为75%,选择内容平台如抖音、快手等的占比为14%。

走访中,大部分老人都表示用的最多的网购平台就是淘宝、京东、拼多多和抖音。“前两年拼多多用的多,这两年又开始用抖音了。”71岁的秦女士说,相比较而言,拼多多和抖音都比较便宜,所以老年人更为青睐。

网购物品中,59%的老年人网购最多的是生活用品,33%的老年人网购最多的是服装鞋帽。

48%的老年人网购单价在100元以内,43%的老年人网购单价在100元—500元。

“老年人无非就是吃穿用,也不会买太贵的东西。”66岁的朱女士说,在网上给家里买点日用品、蔬菜水果、衣服鞋子,这些都花不了太多钱,但是老年人爱存东西,看到便宜的就容易买多,她曾经一度将家里的冰箱塞得满满的,买了一堆海鲜,好几个月才吃完。

39%的人网购时有过受骗经历 那些买回来用不了的东西都是教训

调查显示,39%的人网购时有过受骗经历。发现受骗后,联系商家的占比为37%,报警的人占比27%,告诉亲朋寻求帮助的占比14%,选择“吃亏”的占比22%。

63岁的陶女士说,网购四五年年花了不少钱,那些买回来用不了的东西都是教训。

陶女士网购的平台以淘宝、京东、拼多多为主,还包括微信群里转发的不知名的网购平台。

“拼多多和微信群转发的最可怕,实物和广告简直相差太大。”陶女士说,广告里说的非常好,但是买回来往往用不了,她曾看上一条99元的裤子,广告非常诱人,一次性买了两条,回来后发现裤子的布料是飘的,根本没法穿,“我也懒得退,想用这种方式强迫自己不再犯错。”陶女士说,前两年因为管不住自己,她网购花了不少钱,每年至少五千元钱,除了衣服,还买过很多用不上的东西和质量不好的东西,比如100多元钱一套的化妆品,99元的洗衣机除霉剂,买回来根本没法用。这些东西有的是在大平台买的可以退,有的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平台,退也退不了。“我还给小孙子买过画笔,虽然只有几块钱,但是怎么都不发货。”陶女士说,这些不知名的平台特别不靠谱,钱不多没必要费事,告诉别人又怕丢人,往往都是吃了哑巴亏。但是钱花了自己心疼,总是买完之后就后悔。

问卷结果:

1、您和您身边的老人一般会通过什么设备上网?

手机 1639人 98%

电脑 32人 2%

2、您和您身边的老人平时会在网络上购物吗?

会 1410人 84%

不会 261人 16%

3、您和您身边的老人一般会使用哪个工具进行网购?

手机 1533人 92%

电脑 15人 1%

两者都可以熟练使用 123人 7%

4、您和您身边的老人一般会使用哪些平台进行网购?

综合性平台(如淘宝、天猫、京东等) 1260人 75%

有针对性的专卖平台(如当当、苏宁、聚美优品等) 38人 2%

老年人网站 26人 2%

内容平台(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 230人 14%

其他 117人 7%

5、您和您身边的老人一般会在网上购买哪些商品最多?

服装鞋帽的 559人 33.4%

保健用品 83人 5%

生活用品 989人 59.2%

电子产品 40人 2.4%

6、您和您身边的老人一般平时购买商品的单价是多少元?

100元以内 802人 48%

100元—500元 716人 43%

500元—1500元 103人 6%

1500元以上 50人 3%

7、您和您身边的老人在网购时有过受骗经历吗?

有 654人 39%

没有 1017人 61%

8、您和您身边的老人意识到自己受骗时会如何处理?

联系商家 616人 37%

报警 445人 27%

告诉亲人或朋友寻求帮助 232人 14%

算了,吃一次亏 378人 22%

9、您的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57人 3.4%

初中及中专 275人 16.4%

高中及大专 576人 34.5%

大学及以上 763人 46.7%

10、您和您身边的老人每月可支配的资金有多少

1000元以下 511人 30.6%

1001—2000元 435人 26%

2001—3000元 252人 15.1%

3001元以上 473人 28.3%

案例篇——

轻信客服“赔款” 损失8千余元

黄女士家住西安市城西,最近才学会了网购,她说,没想到刚开始网购,就被骗了8000多元。

黄女士说,前不久自己在侄女的帮助下,才学会了网购,国庆节期间,她在某购物网站买了一件衣服。一周之后,她接到一个电话,“打电话的是个南方口音的女的,说她是购物网站的客服,问我是不是买了一件衣服。我看她把我购物的情况说得很详细,就没多想,相信了她。她说我买的那件衣服质量有问题,网站准备给予3倍退款赔偿。”黄女士说,听说要赔偿,自己有点心动,还感叹购物平台真是负责任,出现质量问题,还主动给赔偿。

黄女士说,她问对方怎么赔偿,“客服人员”说,要通过一系列网上的操作,黄女士说自己刚刚学会网购,还不会网上操作,“客服人员”特别热心,说可以一步步指导黄女士操作。“客服人员”称先要查看黄女士的“支付信用”,让她报出了支付宝中的余额,并要求提现到银行卡中。接下来“客服人员”称,赔款需要退还到银行卡,但要先详细核查信息,需黄女士报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甚至密码等。

黄女士信以为真,真的报出了所有的信息。“客服人员”还交代,如果收到短信验证码等要及时反馈,这样才能及时打款。

所有操作结束后,当天晚上,还是发现自己银行卡上的8000多元被转走了,她打电话问了子女,这才意识到,自己很可能被骗了。随后,黄女士拨打110报警了,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查中。

黄女士说,通过这次事件,她充分认识到,网购退款是骗子精心编制的骗局,老年人不要一听到退款、赔偿就动心了,觉得可以占点小便宜,岂不知要吃大亏。更不能轻易透漏身份证、存款、账号、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资料。

老人在短视频网站打赏 3万元辛苦钱打了水漂

除了网上购物落入骗局之外,如今,部分老年人迷上了短视频网站,打赏主播挥金如土,但并不清楚对方到底是什么人。李女士向华商报记者讲述了60岁父亲在短视频网站打赏主播3万元的事情。

李女士说,自己在西安做小生意,和60岁的父亲都租住在西安市城南的城中村里。父亲平时骑着摩托车走街串巷卖糖葫芦,别看是小买卖,生意也还不错,一个月收入3、4千元。这段时间,父亲给她说了几次,手头上有点紧,她一开始没在意,给父亲转了几千元钱,后来她越想越不对,父亲平时没什么花销,省吃俭用的,不至于把手头上的钱花完吧?在她的再三追问下,父亲告诉她,自己的钱都用来“打赏”了。

原来,从今年年初,父亲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关注了一个主播,主播在视频里讲述自己很不幸,家里很可怜,父亲动了恻隐之心,一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给对方打赏、送礼物,随后加了对方的微信,通过微信转账、银行卡转账等方式,先后给哪位主播转去了3万余元。

“知道了事件的经过之后,我也打开网站,看了一下那位主播的视频,发现她说的事情很像在编故事,很可能是导演的,我用我父亲的账号试着把钱要回来,那个主播很警觉,说她正在忙,过会儿再说。等第二天,我父亲的账号已经看不到她的视频了,微信也拉黑了。”李女士说,事情发展到这里,她对父亲说那个人是骗子,应该报警把钱要回来,但是父亲很固执,拒绝报警,还把微信聊天记录全删掉了。

李女士说,希望通过父亲的经历,提醒其他老年人,不要轻信短视频网站上“装可怜”的主播,如果他们提出来要打赏、借钱等要求,一定及时报警,不要上当受骗。

网购“神药” 损失万余元

华商报记者在社区调研时,一位老人刘阿姨讲述了自己网购神药被骗的经历。

刘阿姨说,自己今年70岁了,年初的时候,女儿给她买了一个智能手机,她才结束了用老人机的时代,平时她就用手机看看新闻,看看短视频,偶尔用参加一下社区团购,逐渐把智能手机用熟了。

“那天我正在用手机看视频,出来了一条链接,点开一看,说有一种治疗腰疼的药,对各种腰疼有特效,号称‘神药’,还获得过许多国际发明专利。我是腰椎间盘突出,腰疼多年了,看到这个信息就很激动,想买些药试试。”刘阿姨说,她就顺着那个链接,一步步点击操作,“我看页面上显示,我这种长期腰疼的,要全部治好,需要三个疗程,一个疗程3000多元,买三个疗程的话是9000多元,但如果买4个疗程的话,还会送一个理疗仪器,我就选了4个疗程的。”

刘阿姨说,她花了一万多元在网上买的“神药”,过了一段时间收到了,可是那些所谓的“神药”,吃了一段时间,根本没有什么效果,还吃得有点胃痛。后来女儿回家,她让女儿看看这个药怎么样,女儿说这个药是三无产品,什么信息都没有,那个所谓的理疗仪器,其实就是个简易的按摩仪,用了两天就坏了,“女儿问我花多钱买的,我不敢说实话,就说花了1000多,女儿说不敢再吃三无产品了,让我把那些药都扔了。”

刘阿姨说,她知道自己上了当,以后不会再轻易点开那些链接,也不会再网上乱买保健品药品了。

网购带给老人方便 也踩过不少“坑”

63岁的王女士是老年人中的“网购达人”,家里吃的、穿的、用的,她都会在网上买,还经常给身边朋友分享好物,虽然已经是个成熟的买家,但一路走来也踩过不少坑。

王女士腿脚不太方便,所以不喜欢逛街,几年前接触到智能手机,她就让女儿教她使用,微信、京东、淘宝、拼多多、抖音,年轻人用的平台,她都一一学会了,为了购物方便,专门让女儿帮她下载了支付宝,给微信绑了银行卡,担心资金安全,绑定网络支付的银行卡上她并不会存太多钱。

学会使用后,王女士没事就在网上转转,找找便宜货,5元钱一双的鞋子、特价鸡蛋、厨房小工具,王女士经常买,而且大都是微信群里转发的购物链接。“孩子不让我买便宜货,但是我们是苦日子过来的,总喜欢捡便宜。”王女士说,事实证明,大多数时候真的是便宜没好货,5元钱的鞋子穿着并不舒服,几块钱的厨房小工具没用几天就坏了。贪便宜买的冻鸡翅颜色发红口感很奇怪,孩子们都说像是放了很久的“僵尸肉”。图片上明明是又大又新鲜的土豆,送回来却像是隔年发蔫,满是虫眼的土豆。

“这些东西都不值钱,费劲退货太麻烦,我都懒得弄。”王女士说,还有一次她在网上买了几条观赏鱼,回来放进鱼缸没几天,鱼缸里的其它鱼也跟着全死了,“原来的几条鱼已经养了好几年了,我还没办法维权。”王女士说,她怀疑商家卖给她的鱼本身有问题,但是又拿不出证据。

诸如此类的“小坑”王女士踩过不少,王女士总结了一下,买东西尽量选择大的正规平台,那些不知名的购物平台尽量不要买,太便宜的要慎重。

“踩过的坑也是经验,现在我再有拿不准的就会问问女儿。”王女士说,有时候买大件她就会问问女儿,尽量选择正规品牌和正规商家。

民警支招——

民警遇到网购诈骗 一句“我是警察”对方立马挂了电话

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雁环中路派出所社区民警张克说,老年人防范意识不强,心地善良,很容易被骗。近年来电信诈骗和网络案件高发,往往一个电话就给老人洗了脑,一旦钱被转走,很难再追回。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他们会经常给老人宣传这方面的知识。

张克说,从日常工作来看,老年人主要应该防范两种情况的诈骗:一是不要贪小便宜,很多犯罪分子给老人打电话,将老人叫到现场后用小礼品作为诱饵,让老人高价购买产品,最后反而吃了亏;二是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打电话给老人,称其涉嫌洗钱等,一步步诱导老人转账。

“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不要慌,立马挂断电话拨打110。”张克说,老年人对技术手段不了解,犯罪分子就会利用这一点,假扮公检法工作人员,吓唬老人并控制他们的心理,其实只要老人挂断电话进行核实,骗局立马会被戳穿。

在给老人们宣传防骗知识时,张克还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张克说,他曾接到一个电话,自称是淘宝卖家,询问张克是否购买过皮箱,并将他的信息描述地很准确。原来张克的妹妹曾给母亲买过一个皮箱,留的是张克的信息。“我当时正在高速路上开车,他们让我把车停在路边。”张克说,自称淘宝卖家的人称此前出售皮箱时是以内部采购价销售的,是销售人员搞错了,需要买家重新补差价。张克忙着开车,便让对方一小时后再打。一小时后,对方再次打来,张克说:“我就是警察。”亮明身份后,对方立马挂了电话。

专家建议——

防范老年人网购被骗 子女应该对老人多关注

为何老年人在网购过程中容易上当受骗?如何防止老年人购被骗?带着这些问题,华商报记者采访了陕西省社科院热点问题专家王晓勇。

王晓勇分析说,老年人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即便是年轻时特别坚强的人,到了老年时,也会经常展现出脆弱的特点。别人对他(她)一点好,就会对对方非常信任。所以,在网络时代,很多网络骗子就把目光对准的老年人,他们抓住老年人的弱点,先培养“感情”,随后就利用感情来实施犯罪。所以老年人如果在网上遇到主动套近乎的、卖惨的,一定要提高警惕,很可能就是骗子要使用他们的诈骗手段了。

老年人在退休后,大多不太挣钱,所以他们都抱着希望“钱生钱”的强烈想法,听到“高回报”“高收益”等宣传时,特别希望通过这些机会能多挣点钱,网络骗子也看准了这一点,哄骗老人投资、炒股等。要特别提醒老年人,遇到不要不明底细的需要填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的,千万不要急着去做,可让子女代办。部分老人宁可相信陌生人,也不相信亲人,这一点是非常危险的。

保障老年人的财产安全,也是子女的一项义务。作为年轻人,子女要经常给老人讲一些网络防骗知识,对于老年人的财产,既要给他们自由支配的权利,同事,也要保障他们的财产安全。对于一些新型的网络骗局,网购时有可能遇到的购物陷阱,年轻人要多和老人沟通,让老年人安安全全网购。 华商报记者 毛蜜娜 赵瑞利 摄影 张杰